虞潔云
摘要:在教育教學中,每每遇到學生犯錯誤、淘氣,老師難免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在這其中,由于老師過激的批評,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學生反感老師。也曾看到過、領略過老師因學生不聽話而傷心痛苦的事。怎樣才能使師生關系融洽,使學生樂于接受老師的批評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直到有一天,我狠狠批評女兒時,女兒說:“媽媽,你別這樣批評我嘛,你這樣越批評我越緊張,不僅改不了反而因緊張越不由自主的犯錯誤。”這話觸動了我,是呀,為什么不把批評的話說的更美、更動聽、更讓學生樂于接受呢?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充滿快樂
從此,我開始到書店閱讀相關教育教學論著,特別留意關于小學生心理方面的書籍。閱讀大量優秀教師批評學生的技巧。我決定試著研究 “幽默批評法”。就這樣“幽默批評法”這個微型課題就誕生了。
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之前,我再備課時,分析“伯父摸著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怎樣讓學生理解這句話是用幽默含蓄的語言委婉地批評“我”讀書馬虎呢?如果直接告訴學生這句話的含義,那么學生無法體會漢字表達的意境。我冥思苦想了許久。
這時,我在查看學生收集的古詩。許多學生給古詩配了插圖,整體看起來十分美觀。裝訂起來簡直就是一本精美的畫冊。可仔細看有些學生的字呀!真讓人欲哭無淚,說好聽點,這些字“龍飛鳳舞”,說難聽些叫“雞飛狗跳”。有的字多筆畫,有的字少筆畫,有的字把左右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樓上,一部分在樓下。聯想到備課內容,我決定用幽默的語言來批評一下孩子們。這樣又有助于理解魯迅批評小侄女的那句話。
放學前,我走進教室對學生中優秀的作業進行一番表揚。然后,說:“可是有少數同學收集的詩呀,老師無法把它讀通。也許是老師才疏學淺,不認識你們龍飛鳳舞的行書呀、草書呀什么的?還有的同學的字缺胳膊少腿,有的還長了腫瘤。”孩子們在一片靜默中,放學了。
第二天早上,當我在查學生的預習作業時,有三個學生小杰、小雨、 小波,平時寫字寫得十分工整,今天卻寫得潦草。于是,我把他們三人叫到辦公室批評一通。三個孩子靜靜地聽著,并表示下次一定認真書寫。但臉上沒有一絲悔意,反而有一些詭秘。
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當分析到“伯父摸著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時,我說:“這句話真的是表揚自己記性好嗎?是否還有別的含義?”孩子們苦苦思索著。為了讓孩子們理解,我開始啟發孩子們,說:“昨天,老師說看不懂你們龍飛鳳舞的行書、草書是什么意思?”小雨站起來說:“老師,你說那些字龍飛鳳舞,多好呀!”哇!我當即頭都炸了。難怪昨天,他們三人把字寫得潦草。
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我心中一團火焰哧哧地往上冒,躥到喉嚨……此時此刻,另一個聲音告訴我:壓住火,看你怎樣把他們引到理解課文中去。我理了理頭緒,想想也不怪孩子們,他們畢竟是孩子。我用手示意孩子們別笑了。我忍不住笑起來說:“孩子們,你們剛才笑什么呀?”孩子們七嘴八舌說開了:“您批評我們把字寫得太潦草了。”“您批評我們把字寫得不工整,橫不像橫,豎不像豎。”……“沒有啊,我說我才疏學淺,看不懂呀?為什么我要這樣說呢?”“您是想讓我們在快樂中接受批評。”……“那么,魯迅先生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跟老師說話的目的是否一樣呢?”這下孩子們就理解這句話了,紛紛舉手說。
課文內容理解了,老師批評他們字寫得潦草,也有所改正。可是筆畫增減情況卻不見好轉。學生在寫“挽”字時,總是把它寫成“ ”。那天上課,我拿著這個學生的作業本,說:“誰有小刀?”同學們個個滿臉疑惑。這時小剛說:“老師,我有。”于是我就拿起剪刀說:“我要把這個挽字的腫瘤給它割掉。”孩子們也跟著用手在做剪的動作。這樣孩子們就再也沒有把“挽”字寫錯過。
通過這次風波,讓我進一步思考:批評的語言是需要美、需要動聽,但要注意不能讓學生鉆空子。從此以后,批評孩子時,盡量用幽默的語言,委婉地批評,同時也注意語言的精練、準確。
俗話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如今科學技術發達了,許多苦口的良藥已被商家制作成為膠囊或口服液,使服用者減少了吃藥時,不在受“苦”的折磨。那么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教育工作者們,同樣可以讓忠言順耳,讓批評的語言美麗動聽。那就是用“幽默批評法”。
教師掌握了幽默風趣的技巧,可以融洽師生間的關系,使學生樂于接受。德國著名學者海因·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來更能為之接受。”幽默在教學中,是“小插曲”“潤滑劑”,使課堂氣氛活躍。在批評中,幽默的語言是師生溝通的橋梁,使冷冰冰的批評變得溫暖而有色彩,讓一次次的不愉快在談笑間灰飛煙滅。課堂上,當學生埋頭玩東西時,我會說:“孩子們,抬起頭來看看你不美麗但也不是魔鬼的老師,你將發現她越看越可愛。”孩子們在一片笑聲中抬起頭認真聽課了。當孩子上課睡覺時,我會說:“飛機到達目的地了。”……
教師要掌握好幽默批評法,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有時可能還會出現案例中的尷尬的事。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坎坷,最終彩虹就會掛在我們的眼前。
參考文獻:
語文課堂 和諧之美[J]. 陳金蘭.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16(07)
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 王宏麗. ?中國培訓. 2016(02)
立足生態語文,構建和諧課堂[J]. 王麗華. ?青春歲月.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