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江萍 秦留云
工作至今十余年,筆者參加過市、縣、校級中學生物教學競賽多場,期間也曾以教學競賽指導者的身份來觀摩整個競賽過程。作為資歷較深的參賽者兼觀摩者,對于中學生物教學競賽的整個方方面面感受頗深,也收獲頗多。所有參賽選手都試圖將自己最好最真實的風采展現出來,都期盼為中學生物教學和時代背景下的新課程改革注入新的力量。
以下是筆者認為在中學生物教學競賽中要想取得好成績最基本的幾點思考:
一、“高效課堂”理念一定要貫穿課堂始終
在“新課程改革”這個時代背景下,“高效課堂”勢在必行。但在競賽過程中多數參賽老師展示給大家的往往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誠然,我們不能全盤否認傳統教學,它能長久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做為新時代的年輕教師,我們要與時俱進,力求將最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為學生更好的發展做出深切的反思和總結。
課堂“高效”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所謂“高效”是指變課堂效果的“事倍功半”為“事半功倍”,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學生“又好又快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做到深刻、廣博、啟發,又要教法獨到,有自己的教學絕招。具體實施如下:
(一)教學設計要“條理清晰,客觀科學”
教學有目標、有系統,內容清楚明確,是高效課堂教學
的基本條件。教師的教學設計有極高的清晰度,這樣的課堂教學就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最高的收效,這樣不僅可以節約課堂時間,更能使學生快速地接受所學知識。
(二)教學過程要突出“重難點”
從教學重難點下手,才能高效地解決問題。這是課堂教學實現高效的關鍵。
(三)教學方式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
高效課堂的教學活動方法和內容富于變化,并不像某些教師認為的教學模式是單一、固定的。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的課堂,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真正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原則。
(四)教學活動要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
“聯系生活”既是我們生物學科的特點,也是實現“學以致用”、體現學習與生活的關系的有效方法。要引導學生隨時關注身邊的生物學知識,關注生物學研究的新進展,把環境中的方方面面作為認知的“客體”,作為課程資源的重要部分。通過教學信息的多向交流,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敏銳性,訓練學生的信息搜集、處理、交流的能力,提高信息素養。
教學效果得到真正的“落實”
課堂教學效果能否得到落實,是對高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考驗,不論是習題訓練,還是實驗踐習,高效課堂教學的效果落到實處,才能使教與學有機地統一起來。
二、加強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熟練使用
課賽中有些老師對于多媒體的使用很生疏,使得教學過程不是很流暢;有些老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達不到教與學的統一。我們知道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運用得越來越廣泛,當我們從最初的驚奇、神秘和喜悅中走出,認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進行重新審視時,我們深深感覺到多媒體技術在給我們中學生物教學帶來諸多好處和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在教法和學法上帶來更深層次思考和更高的要求。
(一)在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全過程。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備課人、課題內容和技術能力來確定是否需要、用多、用少;是否真正有利于教學重點的突出和教學難點的突破,決不能為使用而使用,只求新異而忽略其他教學手段的應用。絕不是利用現成的軟件,講幾句串詞就行,而應該對所使用的表達手法、方式、考慮問題的角度,提出的問題、舉出的例題、練習的習題等等嚴加斟酌,仔細剖析,而不僅僅是求形式、走過場;應根據具體要求,創造適合學生的學習環境,提供有利于學生主體、主動發展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外部刺激的對象。
(二)多媒體輔助生物教學技術增強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但更重要的是應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在尊重學生發展差異性的基礎上,創造出適合不同發展層次的學生的教育環境,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使學生在各自已有的不同層次水平基礎上均得到發展和提高。把生物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機械的寄托在技術手段上,就削弱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三、要注重生物教學中教法與學法的結合
競賽過程中部分老師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學生,適當時候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既沒有針對性的教法,也沒有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一)導入是生物學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
好的導課可以激活學生的“動情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振作學生精神,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探究欲望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這樣,在師生互動配合下,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正所謂良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探究案中的問題是教學的核心
教師把課前精心準備的相關教學內容以思考題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并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看書自學,獨立思考,尋求答案。同時,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消除緊張、沉悶的情緒。學生思考后進行討論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討論過程中及時進行啟發誘導,同時還要贊賞學生的大膽見解,并及時指正,整個過程教師要控制好課堂討論時的氣氛,組織好課堂秩序。
四、不能忽視板書的作用
我們一再地提倡課堂“高效”,提倡先進的多媒體教學,但我們也要從傳統教學中吸取精華,并不斷加以發揚。例如板書設計。縱觀課賽過程,大部分參賽老師都忽略了板書,有的甚至連課題的名稱都沒板書出來 ,這完全忽視了板書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課題中的重難點,我們更應該將其板書出來,以便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難點。
以上是我對中學生物教學競賽的體會和建議,期望更多的同仁來進一步探討“中學生物高效課堂”這個大問題,以推動整個中學生物教學的發展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