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宇
【摘要】? 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包括教育理論基礎——自我教育、心理基礎——群體效應、社會基礎——社會競爭與合作、人本管理理念和素質教育理論。天文知識比較專業,在高中開展天文活動,單單靠一個人是無法勝任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最好的方式,天文社團基于以上理論的指導下發展。另外,以促進學生的成長為目的,正是本論文要探究的。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天文社團 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048-020
我校天文社團的建立,基于普及校園天文科普知識,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精神,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豐富我校師生的課余生活,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學習天文知識,全面貫徹實施國家的素質教育。天文社團不同于其他社團,它專業性比較強,除了要要專業的技術知識,更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大型的觀星活動,天文望遠鏡的使用,野外觀測器材的搬運組裝,都需要高度的配合。以前的天文社團活動,老師搬器材,組裝望遠鏡,調好觀測的對象,對好光圈,調好焦,然后讓學生排隊觀看,對學生的學習天文知識和促進學生的成長幫助不大。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恰恰賦予天文社團的新機。小組合作模式的引進,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學會用他人的眼光發現問題,學會與同伴密切的交往,熱心互助,真誠相待,社會意識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發展。使社團指導老師得到解放,學生的創造力得到解放,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小組合作的天文社團,需要以下理論基礎支撐:
1.教育理論基礎——自我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我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志。”小組合作目標就是實現從管理學生到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心理基礎——群體效應
心理學認為群體對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表現在使個體之間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這是因為任何人都有一種歸屬的需要,總是希望自己能被別人喜歡和接納,而害怕被群體冷落,正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勝心,個體之間才會有意無意地展開競賽,在天文社團中小組合作不但成員之間存在這種群體效應,而且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存在這種群體心理效應。
3.社會基礎——社會競爭與合作
社會競爭與合作理論認為整個社會都充滿競爭與合作,任何人都處在競爭與合作之中,這一理論反映到天文社團的小組必然要求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而小組合作模式正是適應了這一要求。
4.人本管理理念
社會的不斷發展,要求人日益成為真正的人,學生是天文社團主體作為基本出發點及核心,由此圍繞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性及個性發展而展開一系列活動,指導老師只有用這個理念來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絕大部分學生培養成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
5.素質教育理論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為目的的教育,小組合作正是為了體現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師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作為天文社團的指導老師,要知道如何運用小組的合作,來指導學生發展天文活動。
首先是學習小組的組成問題
天文社團小組合作,就是指以天文望遠鏡為單位,一臺望遠鏡配備一個小組,大概4-6人。如何分配好這些學生,是關鍵的地方,它決定了以后的社團活動能否正常運作。小組成員的調配主要采用互補式,專業技術過硬的,比較熱心社團活動的,個子塊頭比較大的(方便器材的搬運),協調能力比較強的分配在一起,通過大家相互幫助和影響,完成天文社團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后,讓大家有初步的認識,開展工作和活動也開始協調起來,畢竟天文社團來自不同班級,大家開始并不認識。這個為以后的天文社團活動的開始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是小組的領導問題
團隊雖小,但也必須有個帶頭人,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是否有一個好的組織者,決定小組的生死存亡。經過一段時間后,大家有所理解,這時可以選出小組的隊長。隊長必須專業過硬,協調能力強,要有大局觀,同時老師不能指派,要學生選舉,才能有代表性。隊長選好后,要集中培訓隊長的能力,包括專業知識,器材的安裝,活動的注意項目,目的是讓每一個隊長成為技術骨干,成長為真正的領頭人。在社團開展項目的時候,讓隊長在帶隊,可以執行活動的項目,又可以指導小組隊友的完成各項任務。
三、關于小組個性學生的處理問題
既然天文社團的學生是來自五湖四海,都是有共同的興趣組建的,難免有比較個性的學生出現:不聽安排,不服從指揮,自己獨來獨往。往往這類學生比較難融入小組,對社團感興趣,但又難學好,又好表現。這個時候,小組的競爭合作就顯優勢了,首先是大家團隊之間的競爭,必須幫扶這類學生,全隊人要形成共識,上下齊心,因為小組的進步與退步不是個人的事,而是關系團隊的問題,要求大家緊密相連,相互學習,共促進步。而此時是個性學生表現的時候,讓這類學生作小組的總結,或者發言,讓個性學生有自我表現的舞臺,從而促進個性學生的成長,融入小組,融入社團。
最后,小組評價問題
社團的成立和發展,離不開各個小組的發展,對小組的評價,是對小組的肯定和指導,從而促進小組成員的發展,最終推動各個成員的成長。指導老師要牢記,評價只是手段的一種,它只是積極指引學生去熱愛科學,熱愛學習,激發學生潛在的求知動力,引領學生的成長。但評價不是全部,切莫本末倒置,為求高評價而走向錯誤的道路。
因為是天文社團,它以學生的興趣建立,所以在對小組的評價不能太苛刻,不能細化和量化,只能用粗線條完成。因為評價太細,太苛刻,會嚇跑一部分學加入的學生,另外會加重小隊長的工作。增加繁瑣的工作,反而會束縛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只會跟著評價走,而失去了社團的初衷。這個時候需要知道老師給學生畫粗線條,比如,安排觀星任務,從器材的搬運,安裝,到觀測記錄,到反饋,只下達任務,而無需像記賬本一樣的去評價學生,只要學生順利完成任務,評價就過關。而無法完成的小組,就必須指導老師參與進去,看看什么環節出問題,需要大家怎么樣解決問題,重視合作協調,從而推動任務的完成。一旦各個小組的任務完成,對大家信心的鼓舞,是非常深刻的,不拋棄,不放棄。
天文社團小組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競爭,學會與他人相處,創造優秀的品質。它減輕了天文社團指導老師的負擔,體驗到學生真正的發展和成長。在進行一年多的小組合作之后,我們天文社團邀請了廣東省實驗中學的學生一起同臺競技,同臺上課,開展觀星活動,天文社團的學生展現出從沒有過的自信和能力。2014年,因優異表現,我校的天文社團被評為“廣東省優秀學生社團”。
[ 參? 考? 文? 獻 ]
[1]張寶林.小組合作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初探,《新課程學習·中旬》,2015(2):204-204.
[2]荊凱.《淺談高職院校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