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鋒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越來越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現代人們的生活條件日益提升,體質健康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然而如今小學生的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速度素質等指標卻在逐年降低。同時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教學模式陳舊、落后、單一,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也是現實需要。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實踐,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體育是小學的基礎性學科,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平臺。黨的十八大以來,越來越強調教育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方位發展。據相關研究表明,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降低,這主要原因是當前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視文化課教育,而忽視了體育教育,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投入的精力較少,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較少,導致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比較低。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重視體育教學,并且在實踐中創新體育教學的方法。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已經實施有一段時間了,這一段時間體育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總體來看,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體育教學模式比較陳舊。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學大都采取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不注重實踐,學生很難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不到體現,天性也被遏制。其次,體育教學的方法單一,組織的活動欠缺,對多媒體技術的利用程度不足,體育教學的內容選擇也比較單一。最后,體育教學的評價方式不科學,過分地注重學生的體育成就,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成長也被忽視,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于素質教育的有效推行。
二、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
1.實施游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第一驅動力。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對他們的導向作用更加明顯,當學生對一件事物產生興趣之后,就會主動地展開探索和研究,學習的效果也更加好。但是當前的體育教學模式當中,對游戲的利用程度不足,認為游戲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甚至誤人子弟,因此采取的是常規的教學模式,但是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不足。因此,教師應該實施游戲教學,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傳統的長跑教學中,如果教師采取常規的訓練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長跑對學生的體力要求很高,對學生的耐力要求也更高,學生需要很大的毅力堅持下去。但是如果采取游戲的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推車皮”“拉網捕魚”等形式來組織學生進行跑步,學生就處于一種情景當中,被賦予了新的身份,對跑步的熱情也更加好,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長跑比賽,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知識的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十分快。信息技術的優勢突出,特色鮮明,能夠融合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媒介形式,能夠將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對學生形成多種感官的刺激。信息技術連接互聯網,也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備課工作,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快速地查找相應的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省時省力,也接觸了更多的學習知識,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是當前教育的重要趨勢。
例如,在學習“足球”這部分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足球的基本知識,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了足球的發展歷史、足球的技術規則、足球的賽事設置,比如關于“越位規則”,許多學生的理解都很模糊,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此外,我還會給學生播放精彩的足球視頻,讓學生觀看足球直播賽事,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足球學習體驗,學生也慢慢地對足球運動產生了興趣。
3.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著名的哲學家羅素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笔澜缰赃@樣精彩美麗,就是因為它的多樣性,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個體。小學生的個性有著很大的差異,并且學生的體育基礎和學習能力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相同的教學方式,就是不可學、不合理的,一些體育素質較差的學生很難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甚至會對體育教學產生排斥的心理。
例如,在“籃球”這一部分內容教學時,首先我讓學生進行體側,掌握了學生的身體各項數據,包括脂肪含量、心率、肺活量等等,這樣在訓練的時候我就采取了分層教學策略,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安排了較多的訓練任務,對他們的訓練方式也更加嚴厲,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我則給學生安排了一些活動量較少的任務,這樣讓學生都在自身基礎上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體育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新,并不斷創新小學體育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魏兆煊.淺析小學體育教學的學習評價策略[J].學周刊,2019(11):152.
[2]陳培春.談情景教學法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應用[J].才智,2019(1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