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玲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管理現狀,接下來詳細闡述了小學美術課堂互動教學方法應用的策略,最后對遵循的原則做探討,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程;課堂教學;互動教學模式
引言
如今,人才培養不再片面要求知識技能,而是重視人才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升。新課程改革在課程內容、學生管理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因此對教學目標、教學評價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構建創新美術課堂是值得廣大美術教師思考的問題。
1我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管理現狀
美術學科是一項將具象知識和抽象藝術相互融合的學科,對于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和判斷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要求。小學美術教學管理是美術教學管理的初級階段。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對象為小學生群體,小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比較有限,如果教師群體在組織學生們參與到小學美術課堂中時,不能夠充分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與教學,會使教學管理事倍功半。并且受到傳統教學管理理念與發展模式的影響,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教職員工,往往會傾向于選擇教師講學傳授,學生們單向學習為主的模式。此種情況下,教師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極為有限。學生們在小學美術課堂中能夠獲取的實踐機會較少,不利于美術知識更好地融入到實踐活動當中,對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
2小學美術課堂互動教學方法應用的策略
2.1不斷提升美術課堂演講技巧
小學美術課堂的互動式教學,還要求教師提高課堂組織能力與演講能力。良好的演講技巧,可以充分地使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之中。如我國某地區的小學美術教師,明確地認識到,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的演講主要集中在課堂前期的10分鐘至15分鐘,以及課堂結束時前5分鐘的總結和評價環節。其余時間為學生們的自主創作時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親自到學生們中間,對學生們的繪畫或者手工制作情況進行觀察和指導,同樣也需要運用到良好的演講技巧。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階段,便結合了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對演講中的語言、動作和表情等,都進行了優化調整,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
2.2通過小游戲與競賽增加趣味性
小學生正是喜愛玩耍的年紀,他們的天性便是好奇心強,喜歡新奇好玩的事物,這不是缺點,但是有時候會對課堂教學造成一定的阻礙,學生會不喜歡投入到課堂中去。但是也可以利用這一點,把要學習的美術知識融入小游戲或競賽中去,增加他們對此的興趣。如果一堂課沒有互動環節,只有簡單的被動式學習,那么雖然可以學會,但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容易程式化,不知為何這樣做,卻一直按程序做著,也許看起來結果不錯,但是其實已經抹殺了他們自主創新的能力。所以,對于小學生而言,也不應該抹殺他們的天性,而應該順應其天性,并且巧妙地利用。而如何順應他們的天性?可以采用小游戲與競賽的方式,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每個人的思維也可以活躍起來,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思考,積極地參與加到課堂活動中去,同時熟練美術知識。利用這樣的方式,有以下優點:首先能夠帶動課堂的氛圍,學生的思維可以活躍起來;其次,能夠使他們對課堂內容投入進去,進而產生興趣;再次,將美術知識融入小游戲,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2.3整合教學資源,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小學美術教學中,由于圖畫展示較多,所以非常適合與多媒體資源教學搭配。教師要合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資源,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如利用多媒體資源可以把生活中很多美的畫面,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學生眼前,學生對美會產生更直觀的感受。另外,利用多媒體可以播放一些經典的動畫片段,學生在欣賞美術的同時,可以學到很多道理。教學資源不一定都在學校內,也可以是校外的,教師要合理利用學生校外寫生的機會,以大自然為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去欣賞大自然的美。美術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目的是讓學生能更直接地感受到美,學會欣賞美。例如,在《外國人物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一課中,主要是人物刻畫的是外國的。東西方文化差別較大,人物區分也比較明顯,要想讓學生能夠認知國外人物的面部情感以及動態表現,僅僅依靠課本里的幾張圖片遠遠達不到教學效果,所以,在這節美術課上,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國外的一些視頻,讓學生多注意觀察視頻里發生的故事,以及在故事里的人物的表情和神情動態,通過視頻播放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學生可以在視頻中體會到外國人的生活方式,借此去體會課中外國人物的面部情感和動態表現,同時讓學生把中外美術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現進行對比,加深理解記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整合教學資源,可以讓教學內容更為豐盈,教學效率也會更高。教學資源豐富多彩,但如何整合教學資源是教師需考量的問題,一個優秀的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賦予課堂更為豐富的內涵。
3遵循的原則
3.1主體性
教師與學生共同構成教學活動中的主體。這就表明課堂互動教學模式除了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外,也要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在美術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中。主體性原則作為該模式所遵循的首要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得以發揮主體性,這也要求學生在原有的經驗上主動探究、大膽創新。
3.2情感性
情感性原則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不可忽視的手段之一。高效的課堂應是在師生互動交流中,學生積極主動地體驗學習的樂趣與成長的快樂,教師全身心地幫助、引導學生學習技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性體驗是課堂互動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夠讓學生充分體驗美術教學的生活部分。
結語
真正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并做出獨立的判斷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多數是被動接受知識,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發展。美術作為當前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美術教學效率,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構建有效的美術課堂,提升學生發現美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衛東,王亦晴.情境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7.
[2]張彥.高中美術鑒賞“引導互動”教學的效應探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