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延安
摘 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雖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紙質圖書的發展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相應的公共圖書館也因此受到了巨大沖擊。但是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不能夠因為紙質圖書的式微和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而停滯不前,在挑戰中需求發展才是公共圖書館互聯網時代重新獲得生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從公共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提升服務質量的角度進行分析,期望可以給相關人員帶來一些簡單的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公共圖書館;用戶感受;閱讀偏好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我國的運用愈發成熟,很多領域因為這一技術的發展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這是該技術在發展中必然需要重視的問題,也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需求發展的必經之路。公共圖書館作為面向廣大市民朋友的服務型機構,在新時代背景下,應當是借助互聯網實現服務方式的創新,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一、利用“互聯網+”思維創新的意義
(一)可促進公共圖書館轉變服務理念
創新是當今時代的重要精神特征,公共圖書館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對自身的工作模式進行創新,需要從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技術和服務質量入手,提升市民在公共圖書館中的滿意度。從該領域分析,不難發現,在互聯網時代下,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的發展宗旨依舊是提升市民在其中的閱讀感受,這一理念是公共圖書館成立伊始就是全面貫徹的內容,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則是對這一理念進行進一步的深化,核心要點在于,依托當前成熟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增加“以用戶為本、強調用戶為本”的核心體驗,這是借助互聯網技術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方式。一般而言,這一理念在公共圖書館中得到全面的貫徹,必然會讓公共圖書館的所有工作內容以及設計方式都會融入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內容。在實際的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因為融入了關于互聯網的相關內容,也會讓工作人員的思想發生改變,可以發現互聯網思維在公共圖書館中全面運用,其主要目的就是提升用戶在公共圖書館內的閱讀體驗,這是互聯網技術在公共圖書館中全面運用的根本目標,而主導這一進程的工作人員,必然會受到了這一思想的影響,從而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的轉變。
(二)可提高公共服務的便捷性
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在當前社會上得到大量的使用,信息傳遞和信息存儲的便捷性就是很重要的內容。在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中,借助互聯網技術所帶來的信息處理的便捷性可以帶來巨大的受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閱讀紙質圖書館依然式微,而當前的公共圖書館還依舊是以紙質圖書作為主體,這種方式必然會讓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因為時間和空間兒被限制限制。針對這一狀況,公共圖書館除開重視自身內部基礎設施的建設外,還需要改變紙質資源被載體限制的問題,利用云端或者APP等方式向用戶提供圖書,從而打破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因為時間和空間所帶來的限制。
(三)可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重構
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在傳統模式下難以實現多元化,這是圖書館在發展中難以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問題,一般而言,因為公共圖書館當前所采用的服務模式以及內部文化環境,還是停留在傳統服務行業的經營模式上,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就形成了公共圖書館等著用戶上門,然后再給用戶提供相適應的服務的現象。而用戶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愿意了解圖書館依然成為一種趨勢,公共圖書館和民眾在該領域的矛盾愈發尖銳,已然成為了一個非常顯著的現象。但是將互聯網內容運用于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中,可以有效的改變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借助大數據技術,公共圖書館可以更好的分析出市民的興趣愛好,從而利用互聯網準確的向市民推送感興趣的內容,增加用戶的閱讀感受。
二、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路徑
(一)創新服務理念,完善服務規劃
服務理念是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核心所在,作為一個面對社會的服務性機構,公共圖書館在工作中必然要有著良好的內部文化,而創新服務理念,完善服務規劃就是提升公共圖書館在該領域問題的重要內容,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用戶對于服務質量的需求有著更高的要求,這一變化主要是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使得當前的商業消費和商業模式對于消費者而言有著更高的針對性,對于消費者而言商業消費所帶來的服務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所以從中不難看出,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必然要重視自身服務質量的提升,而創新服務理念、完善服務規劃則是提升服務質量的有效方式。
(二)文獻資源的智慧化整合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的使用將會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而更加廣泛,相關數據表明,截止2015年12月我國的互聯網網民就已經超過了6.2億人,而網絡用戶的數量依舊在持續增加,這一狀況表明,移動互聯網必然是中國大部分人的選擇,在這一狀況下,公共圖書館采取紙質圖書吸引用戶的方式必然會受到巨大沖擊,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用戶接觸的信息渠道和接觸信息的便捷性將會因此得到提升,為此,公共圖書館可以將自身所掌握的資源進行整合,在網絡上形成一個統一的數字化資源庫,為了更好的讓數字資源庫可以服務于廣大群眾,這一資源庫的建立和共享將按照“區域公共圖書館資源共建共享”為原則,這一原則也是當前網絡背景下構建網上圖書館的必要原則,對于運用云計算技術拜托網上圖書館建設中時間和空間條件的限制意義非凡。
(三)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
在互聯網背景下,大數據技術的使用已經非常的完善,根據大數據技術對圖書館的用戶進行相應的分析,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給用戶提供服務計劃,在具體操作中,就是根據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閱讀喜好、閱讀時間、習慣進行數據分析,從多種多樣的信息中尋找到有利于可以針對用戶制定相應計劃的信息,整個過程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在效率和準確性上都有著良好的表現,這種給用戶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工作方式是大數據時代下,商業活動中非常常用并且成熟的一種客戶服務模式,可以預見,公共圖書館中使用這一技術,必然會有著良好的表現。
三、問題與展望
當前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運用雖然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在公共圖書館的運用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同時對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理論結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互聯網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公共圖書館中運用互聯網領域的內容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并且針對信息技術背景下的網絡安全問題,公共圖書館必然要重視這一問題,并對其做出正確的決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信息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如果采用傳統的模式進行發展,必然會因為紙質圖書的式微以及公共圖書館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固有限制,而難以發展,這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于公共圖書館的挑戰,但是從另一方面分析,也可以發現互聯網時代同樣也是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鄭美玉.“互聯網+”時代高校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3907:36-40.
[2]葉文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數字閱讀服務策略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08:101-104.
[3]許志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J].科技與創新,2017,02:50+54.
[4]梅月.“互聯網+”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1:120-122.
[5]杜希林,劉芳.“互聯網+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實踐與創新發展——以遼寧省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7,390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