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薇
摘要:當前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幼兒教育,尤其是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幼兒英語的相關課程,但從目前畢業學生的現狀來看,教學效果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本文便以此為背景,欲通過探究高職院校幼兒英語教育的現狀及不足,提出相關策略,以期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英語教育;學習;效果
一、高職院校幼兒英語教育的背景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們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孩子的基礎教育,甚至是幼兒教育,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許多啟智教育機構開始風行。近年來我國公立、私辦幼兒園快速發展、遍地開花,而幼兒園為了更多的招生,突出自己的優勢更是把雙語教學作為特色向社會宣傳,同時社會上還有各色各樣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這在無形中就需要更多的英語教師作為支撐滿足社會及幼兒師資的需要。在這樣的大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幼兒英語教育成為熱門,但我國固有的教育模式及應試機制使得幼兒英語教育還在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亟待解決,這也是本文探究的目的和意義。
二、高職院校幼兒英語教育的現狀
1.高職院校大學生自身基礎較為薄弱,英語學習存在困難。由于我國高考制度選拔人才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分數較低的現象,這也顯示出大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基礎較弱。很多大學生認為幼兒教育更偏重藝術特長,希望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來學習音樂、舞蹈等特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由于我國基礎英語教學多是“啞巴式”英語,很多大學生在音標發音、單詞發音上不標準,而大學英語的教育早已跳開這些基礎教育,這就造成英語教師教學與學生基礎教育不對等,長時間就造成了英語水平停滯不前。大學生的大學生活較為豐富,課外時間較多,但他們更愿意把空閑時間拿來參加活動而不愿意花費時間進行英語學習,自身能力不足,再加上課后不愿意補習,這就很容易造成學習困難,久而久之還會出現厭學情緒。
2.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課程設置不科學。高職院校學生基礎相對本科生較為薄弱,一方面是自身基礎不好,另一方面也跟自身在高中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關,很多大學生存在學習效率較低的情況,這些學生對學習尤其是對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沒有科學的方法很難在短期內提高英語學習能力,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高職院校幼兒園英語的發展。同時,高職院校的大背景也造成了對英語要求不高,在課程設置上對英語傾斜不夠,目前高校主要是以大學英語課程為主,而針對幼兒英語開設的課程較少,在幼兒英語課程設置上無論是課時安排、內容設計、教材選擇都缺乏完整性、系統性,這就很容易造成大學生無法完成系統的學習,無法達到幼兒英語教育的目的。
3.高職院校幼兒英語教育理念落后,教學方法沉舊。由于幼兒英語教育的教學理念多是沿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這就很難與幼兒的接受程度相匹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盡管在教學技能和方法上有著一定的教育基礎,但在幼兒英語教育,尤其是在幼兒心理認知、學習規律上缺乏經驗,無法將簡單的英語教學內容通過唱歌、繪畫、舞蹈等形式展現出來。這樣的教學很難讓學生掌握到教育幼兒的能力,缺乏應有的教學效果。高職院校的教師在幼兒教學方法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還是按照固有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重理論講解而忽視實踐教學,強調單詞和知識點的記憶而忽視系統化的學習,這種機械性的教學往往造成大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激情,昏昏欲睡,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成為阻礙,很容易造成大學生厭課、逃課的事件發生,教師的課堂內容無法完成,導致學生學習失敗。
三、高職院校幼兒英語教育的提升策略
1.強化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基礎,提升學生效果。針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基礎差、自制能力不足等現象,要從根源著手,從大學生的學習實際著手,通過政策分析、社會現狀調研讓學生從思想上明確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了解幼兒英語教育是當前社會和市場缺乏的主要方向,讓他們自覺回到學習英語的隊伍中來。高校要為大學生的英語提供必要的保障,通過課堂提問、情景對話、英文歌曲等形式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口語能力,徹底告別以往的啞巴英語。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開設有針對的音標培訓課,讓大學生從基礎學、從單詞學、從語法學,一步一個腳印的打牢英語基礎。通過學校設置“英語角”并讓其真正“活”起來,通過英語口語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等形式讓英語學習成風,在潛意識里引導大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形成大學生愿意學、教師愿意教的和諧氛圍,真正把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完美融合,推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完善高職院校英語課程設置,提高大學生學習效率。要想真正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首先就要從課程設置入手,在保證大學生大學英語學習時間充足的前提下要重點傾斜幼兒英語教學,組織學校的精干力量對幼兒英語教學進行統一規劃、安排設計,并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務求從教學和課程設置層面滿足大學生幼兒英語學習的需要,還要保證有充足的課時來實現英語教學的效果。英語教師要真正的走下講臺,深入學生,了解大學生學習不足的原因和現狀,通過與學習委員、班干部的交流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經驗分享、學習方法交流等形式帶動大學生學習提高。引導大學生利用早晨時間進行英語學習,利用課余時間觀看全英文電影、收聽英文歌曲,不斷補足短板。高校更要出臺鼓勵性的政策,讓學生學習有動力、學習有時間、學習有目的。
3.提升幼兒教育理念,改善教學方法。要想真正提高英語的教學水平,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就必須摒棄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采用互動式的教學讓大學生融入課堂。教師要采用多媒體教學和現代教學技術讓大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通過探究幼兒心理認知、學習技巧等手段,讓英語教育與幼兒學習相匹配,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舞蹈能力、繪畫能力,通過多途徑提高學習的興趣。高職院校由于自身的定位特點很難吸引高層次的人才,現有的英語教師僅僅只能滿足基本的需要,因此高校要在英語教師在職進修、外出培訓上給予必要的支持,讓英語教師能“走出去”,接收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同時要出臺更多的政策吸引高層次人才“走進來”,讓互動式教學、鼓勵式教學真正發揮自身特點,讓大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通過課堂演講、情景對話等方法徹底改變以往那種昏昏欲睡的課堂形式,讓英語教學真正的“說起來”、“活起來”。
當前家長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幼兒英語的發展已成為不可阻擋之勢。高校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一大批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幼兒英語人才,不斷滿足幼兒園及社會機構的需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享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胡亞萍.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9.
[2]程慧霞.淺析高職院校幼兒英語教育發展現狀[J].現代交際,2019(3):161.
[3]于揚.對高職幼兒英語教學法課程的實踐探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6):68-69.
[4]潘景麗.幼兒英語教育的可行性及其策略[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