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媛
摘要:在當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作業的科學設計,這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關鍵。基于此,本文先就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問題加以闡述,再就“基于語用”的作業設計進行探究,希冀能借此理論研究為實際作業設計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基于語用
語用的理念主要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行培養,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發揮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而在語文的作業設計過程中融入語用就顯得比較重要,這也是和當前的素質教育要求相適應的教學理念。
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問題
其一,作業設計沒有突出重點。從當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可發現,其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作業設計中沒有突出重點。作業的設計沒有和語文教學任務緊密結合起來,這會造成作業設計的實用性差等問題。語文作業的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應用和理解的能力,而在具體的設計中就要注重結合語文教學的任務和學生的學習特征,但在實際作業設計過程中這一方面還存在著不足。
其二,作業設計的枯燥。在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理論性的知識比較豐富,對于學生學習而言存在著一定的枯燥性,如果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效率。而在語文作業的設計過程中,大多數教師不從激發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在作業的設計過程中存在著重復以及枯燥乏味的現象。學生做作業只是機械化地抄寫以及死記硬背,這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學習。
二、小學語文“基于語用”作業設計的措施
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過程中,要充分注重運用科學的方法,發揮作業設計的積極作用,將語用的理念和作業設計進行緊密地結合,這樣才能有助于優化作業設計的質量。可從以下幾點加強重視:
1.開放性作業設計培養學生語感。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作業的設計,要注重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作業,加強學生對語感以及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作業的設計中,可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名著閱讀的作業,讓學生能夠對名著的知識內容有所認識,讓學生通過閱讀名著提升語感,這對學生形成全局思維以及提高語用的能力有積極作用。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閱讀名著的相應指導,讓學生對名著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引導學生進入名著閱讀的課后學習氛圍中,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
2.實踐性作業設計提高學生語用能力。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要注重從實踐作業的設計角度出發,為提高學生語用能力增添動力。小學的語文課程對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發揮著比較關鍵的作用,要從多方面加強重視,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征以及要求,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中提高語用的能力素質。實踐性的作業設計可通過讓學生去圖書館以及上網的方式進行資料查找,然后將相應的知識點記錄下來,這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也能有效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語言的運用能力。
3.情境作業設計助力學生語用能力提升。在作業設計的時候,要充分注重應用模擬情境的教學設計方式,讓學生進入模擬情境中完成相應的作業,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實踐出真知,情境作業的設計能夠促使學生參與活動中,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感悟,讓學生在情境中有充分的話語表達權。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的作業設計中,就可讓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的方式對這一故事進行情境演繹,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這能有效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情感。通過對話等方式讓學生自由表達,這樣的作業設計方式能讓學生真情地投入其中,感悟真實的情感,同時也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作業的設計,要充分注重“基于語用”的理念融入,從整體上提升作業設計的質量,幫助學生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只有在作業的設計方面得到優化,才能真正有助于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李春梅.淺談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J].學周刊,2019(10):73.
[2]邱玉霞.小學語文低年級個性化作業設計試探[J].文教資料,2019(05):58-59.
[3]郭少梅.小學語文有效作業設計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1):36-38.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橫市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