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賽男
【摘要】? 語文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學科,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閱讀與寫作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語文教學是將閱讀與寫作分開教,導致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不高。文章主要探討閱讀與寫作的深度整合,從教材加工、積累素材、寫前指導、思路點撥等方面入手,以促進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閱讀 寫作 融合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143-010
葉圣陶曾經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的效果與吸收的程度緊密相連。目前高中語文教學將閱讀與寫作當成是語文的兩個部分進行分開教學,導致教師課堂上忙閱讀教學,學生課后忙寫作練筆。學生投入了大量精力進行寫作,但是能力依舊無法有效提高,寫出的作文也不令人滿意。如果將閱讀與寫作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并在寫作中應用素材,以提升寫作水平,提高語文素養。
一、高中學生寫作存在的問題
首先,生活經驗不足。高中生以學習為主,接觸現實生活有限,而生活是寫作素材積累的源泉,平淡的生活中蘊含大量的寫作靈感。像老舍的《母雞》和《貓》都是源于生活體驗,對母雞的討厭,對貓的古怪性格等描述得非常清晰,別具一番風味。學生應該從對生活的觀察,對思考的記錄中小中見大,整理出寫作主題,以寫出好文章。但是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高中三年基本都是在校園度過,很少有機會去感受生活,也缺少發現生活細節的眼睛,沒有生活體驗,難以寫出好文章。
其次,閱讀面窄,閱讀量小。高中學生受應試教育影響,將大部分精神放在高考科目的學習上,課外閱讀面小,掌握的信息少,積累的知識不多,不能對寫作形成幫助。大部分高中學生沒有加強自身的思維訓練,使思維不夠活躍,不能有效發現生活中的素材,不善于挖掘生活中素材的深意。
最后,教師缺乏寫作經驗和寫作指導經驗。教師如果缺乏語文閱讀和寫作底蘊,就無法為學生提供寫作指導,無法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有效路徑。
二、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深度融合路徑
1.通過教材文本的加工積累寫作資料
對教材的閱讀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高中語文教材選材都非常經典,有的文章用了非常多年都沒有變更過,稱得上是領域內的典范。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大量的寫作素材,當學生在閱讀學習教材文本時,可以對文本進行加工,以積累寫作資料,并將資料用于寫作中。如對《燭之武退秦師》的閱讀學習,可以從文本中不同人物的角度,進行愛國、責任、能屈能伸、以退為進的主題寫作,以提高學生將閱讀材料進行有效利用,并提高思維能力的能力。
2.通過教材文本的學習提高寫作技巧
入選高中語文教材的文本都是經過實踐教學驗證的文質兼美的文本。文本的立意、造句、篇章布局、語法應用、修辭選擇等都是學生學習的示范,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寫作技巧進行深入研究,并進行仿寫,以使學生在積累素材的基礎上提高寫作能力。
如教師在教授朱自清的《荷花》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本中明暗交織的雙線寫作手法進行學習,;教師在教授《勸學》《六國論》時,可以讓學生對文本中的比喻方式和對比方式進行學習;教師在教授《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讓學生對文本中對人物形象的描述進行學習。在對不同文本的不同寫作技巧進行學習后,將知識內化為己用,再應用于寫作中,可以實現以讀促寫,可以使學生在領略作品魅力的基礎上提高寫作能力,從而實現閱讀與寫作的共贏。
3.通過對寫作進行有效指導,使學生明確寫作思路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在作文寫作材料中融入任務,以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真實想法的分析與表達成為一種趨勢。任務驅動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在多閱讀、多積累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有效指導的情況下明確寫作思路,以將在課堂文本閱讀中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應用于寫作中。
如在《勸學》一文,雖然是古文,但其布局非常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簡潔的語言對文本內容進行闡述,然后提出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文本進行分析,通過因果、假設、論證等聯系自己學習實際進行主題提煉,再進行文章寫作,并在文章末尾進行文章主題升華。
4.通過對教材文本進行對比,以評價作文
在傳統的常規寫作教學中,教師出題目,學生審題、寫作,之后教師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并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以針對性地進行講解。但是這種講解容易比較空,使學生不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有效啟示。教師可以將教材文本作為學生寫作評價的對比材料,在體現文本特色的基礎上利用課文閱讀來教學生寫作。
如魯迅的《拿來主義》利用因果、比喻、破立結合等手法深入淺出的對文化遺產及外來文化的借鑒進行了觀點描述。教師可以借助該文,引導學生先破后立,將比喻、因果等手法應用于寫作中,之后再和該文進行對照,以在差異中了解文章結構安排的重要性。在對比評價中,學生能發現自己寫作的瑕瑜,同時能獲得啟發。在閱讀和對比中提高對文本的欣賞能力,同時能一箭雙雕地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融入閱讀,通過閱讀推動寫作,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在閱讀與寫作的深度融合過程中,學生能將文本的閱讀和作文的寫作進行融合,通過閱讀的基礎和借鑒,進行寫作的升華。教師要善于發現教材文本中的寫作教學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對文本進行加工,掌握文本寫作技巧,以指導學生明確寫作思路,通過文本與作文的對比評價,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楊李梅.中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4.
[2]俞發亮.議論文課時寫作教程[M].內蒙古: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
[3]王召強.主題寫作十二課[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
[4]張宏禮.語文知識的內化外顯——淺析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J].語文教學之友,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