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彬
【摘 ? ?要】針對當前小學課堂中普遍出現的一些問題,筆者通過課堂調查和文獻研究總結了問題產生的具體原因。在此基礎上,本文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為解決課堂教學問題構建了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旨在幫助教師沖出教學困境,重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問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04
一方面,小學生初入校園,初次接受系統化的教學,所以在心理素質、學習習慣和學科能力方面往往還未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小學語文課程基礎性強,知識面廣,對小學生來說是一次全新而陌生的挑戰。這些條件造成了小學語文課堂中常常會出現令師生措手不及的問題,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許多困擾。因此作為一名基層的小學語文教師,我以自己的教學實際為參考,認真探究了小學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學習意識不夠明確,課堂秩序較為混亂
小學生從家庭走向學校,從零散學習轉向系統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還保留著許多陋習。一方面,學生對于學習這項活動沒有形成重視的態度和明確的觀念。對大多數小學生來說,學習的推動力往往來自外界,他們自身沒有主觀強烈的學習欲望和需求,所以常常會在課堂上表現出不耐煩和厭倦的情緒。另一方面,大多數小學生尚未完全轉變自己的思維和習慣,在突然遠離家庭,遠離家人的關心寵愛進入競爭激烈的課堂之后,會有意識地想要反抗教師,逃離學習,從而極大地影響語文教學課堂的秩序和紀律。
(二)學生學習習慣尚未形成,教學效果有待提高
由于小學生學習經歷少,生活閱歷少,所以對于何為正確、有效的習慣并沒有明確的認知。學生這種習慣體系的不完善,還導致了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失誤,并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例如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很多學生都不知道應當提前預習,在字典中查找生字,并將拼音標注在上面。這種良好預習習慣的缺失,使得學生在文章講解的過程中,往往連句子段落都讀不通,既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心態,浪費了學習的時間,又造成了教師講解負擔的加重,課堂效率難以保障。
(三)個性化培養方案未建立,學生需要難以滿足
小學生接受學前教育程度的不同,家庭影響程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學習行為和能力上的差異。在教師的實際教學中,有的學生能夠一聽就懂,有的學生卻需要教師反復地解釋和訓練才能理解意思。這樣一來,學生群體的差異性就對教師的教學策略提出了個性化的要求。除此之外,有的教師會嘗試在課堂上開展分層教學,通過將語文問題的難度層次化、思路多樣化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在課后的學習需求,導致語文教學的框架有所傾斜,學生難以獲得全面有效的進步。
(四)語文教學內容不夠全面,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
就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狀況來看,應試化教學觀念的影響十分深遠,許多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應試能力,提高學生識詞辨字、閱讀理解和課文背誦的能力上,嚴重忽略了語文的文化性、交流性和實踐性。這種教學現狀下,教師能教的內容十分局限,學生也不能了解全面的、真實的、趣味的語文。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積極性就會不斷下降,并且進一步喪失語文運用、實踐與拓展的能力和興趣。
二、解決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管理,建立有序的課堂
為了幫助小學生早日在思想和行為上適應并接受語文教學這項活動,教師首先要做的是積極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為了克服小學生心性不夠穩定和成熟的問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不同階段制定短期目標,推動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主動、明確和有效。其次,為了克服小學生在家庭、社會中形成的不良習慣和態度,教師要加強監督與管理。一方面,教師要制定明確的課堂紀律條例、賞罰條例等,以此來形成對學生的監督機制。另一方面,教師要做好課堂上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糾正工作,譬如發現學生搗亂課堂就要及時用眼神或者語言制止,維護課堂的基本紀律,幫助學生改正行為與思想上的錯誤。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方面,教師肩負著重大的責任。首先,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教師將自己豐富的閱歷、成熟的意見結合到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觀察、科學的判斷來確定學生身上需要改進的地方,并結合學習語文所需的素養來告知和勸導學生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其次,小學生的行為模式尚未建立,所以還需要教師通過反復地訓練、不斷地強調來提高學生對于正確習慣的重視性,幫助學生實現從好奇嘗試到慣性遵守的蛻變。
(三)形成個性化的課內外指導策略,幫助學生共同進步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不斷嘗試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基礎、習慣和能力上的差異來合理安排層次化的教學。其次,教師要積極改進現階段的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教學方案,致力于創造合作學習法、師生互動法和情景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機會,為學生帶去多領域、多角度的幫助。最后,教師同樣不能忽視課后的引導與輔導。教師要積極建立答疑機制,先通過積極的詢問了解學生的主要困難、學習目標和學習條件,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再對學生作業、考試和練習中的錯題進行輔導講解,幫助學生逐個擊破難點,不斷積累進步的信心。
(四)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語文學科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多樣性和靈活性特征,我們教師應當做的是在打好學生文化基礎的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一個全面而真實的語文世界。除了一般的生字、課文與詞語教學外,教師在課堂上還要積極滲透傳統文化,鼓勵學生表演情景劇、大膽朗誦閱讀,并增加多媒體教學的機會和形式,從聽、說、看、演等多個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往往是學生和教師雙方的責任。而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一方面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找出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具體尋找教學問題成因以及構建應對策略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語文學科基本屬性、小學生的主要困難以及兩者結合之后所能采取的有效措施。只有這樣全面考慮到教學中的所有要素,教師才能提升教學問題的解決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尚.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74-75.
[2]羅麗容.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