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奇
【摘要】? 高中階段是學生升學、成人的重要階段,此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趨于成熟,已經具備以成人相近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但受自身成長環境等的限制,學生的思想觀念尚不完善,對于外部世界與現實社會也缺乏認識與了解,尤其是在當前信息化時代、多種思想觀念沖突激烈的環境下,學生很容易在紛繁的信息干擾下顯得無所適從,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維觀念、發展觀念,成長為符合社會與企業需要的人才,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滲入傳統文化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精神文化的主要體現之一,能夠給予學生知識技能與道德情感兩方面的正向影響,故提升傳統文化教學的有效性顯得尤為必要,應當成為教育工作者當前課題研究的方向之一。
【關鍵詞】? 傳統文化 高中語文 蘇教版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31-01
課程改革背景下,不僅要加強對于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成才與成人并行發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導入高效的傳統文化教學,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但還需進一步挖掘優秀的方式方法。
1.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方向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不乏優秀的傳統文化因素,教師可以立足教學大綱與教材內容,挖掘與學生生活、思想發展相關的傳統文化內容,讓傳統文化成為學習語文知識、感受中華文化的主要窗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理性認知、感性感悟。
2.傳統文化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導入價值
2.1創設文化窗口,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實際有一定差異,但在當前國潮振興、民族文化奮起的環境下,通過對傳統文化優秀元素的發掘,能夠有效創設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文化窗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是高中語文學科中寶貴的本土資源,學生在探究欲的驅使下,會產生了解傳統文化的欲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在良性循環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2.3樹立道德信仰,抵制不良文化
世界經濟全球化導致了文化全球化,各國文化的屏障因科技與經濟發展而打破,我們面臨著諸多外部文化的沖擊,同時,網絡時代也會給高中生帶來更多良莠不齊的道德思想觀念,加強傳統文化教學,有助于學生樹立道德信仰,建立良好的文化價值觀念,在外部信息的沖擊下自覺形成思辨,主動抵制不良文化,不受外界文化干擾。
3.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開展傳統文化教學的有效途徑
3.1 結合教材內容,深化傳統文化思想內涵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諸多傳統文化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在開展語文知識素養教學的同時,也導入對學生思想與精神的教育,讓學生從傳統被動學習的藩籬中釋放出來,在傳統文化學習中明確自己的個性,建立堅定的道德觀念與思想觀念,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成長為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如教師可以結合《師說》,與學生共同討論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準則,與學生在平等溝通與交流中,讓學生認識到尊師重道的重要性,繼承良好的傳統美德。也可以在學習《沁園春·長沙》時,讓學生結合詩詞中的重難點詞語進行思辨與理解,如“百舸”、“崢嶸”等,在理解詞義的同時感受毛澤東借景詠志的博大情懷,感受青年毛澤東在橘子洲頭的凌云壯志,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操。
3.2 開發教學形式,讓傳統文化教學豐富多彩
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一改傳統教學單一的一言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也應當緊跟政策,開發多種教學模式,豐富傳統文化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傳統文化教學豐富多彩。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時,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具象的感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導入相關電影片段,讓學生感受這一歷史事件體現的精神,再讓學生站在荊軻與秦王二者的角度展開討論,既需要肯定荊軻反抗暴秦、重義輕生的崇高精神,也要了解秦王嬴政一統天下的大志,對課文有更全面的認識。還可以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時,帶領學生開展課后閱讀活動,讓學生閱讀《紅樓夢》,并展開紅樓詩歌誦讀小活動、紅樓情節人物扮演小活動等,讓學生進一步挖掘名著中的豐富文化內容,加深對我國優秀文化的認識,同時也產生更具象的文化認知。
3.3 結合生活實際,感受傳統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傳統文化其實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應當結合高中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導入更多生活化的學習探究情境,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傳統節日、傳統事物等的歷史淵源與文化沿襲,讓學生認識到民族優秀文化的價值與意義,加深對民族符號的認識,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更多生活化活動中積累學習素材,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教師可以利用傳統節日,讓學生分小組查閱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的來源與發展,了解其中的傳統文化知識,然后再整理成型,到課堂上來統一討論,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展開社會采訪,了解不同的人對傳統節日認識的差異,打開思維拓展的窗口,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然后再讓學生根據一系列文化活動寫作,在作文中展現自己的實踐成果,并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還可以鼓勵學生用文言、詩詞等體裁創作文章,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素養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謝利偉.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策略[J].漢字文化,2018(14).
[2]曾志輝.立足傳統文化提高語文素養——論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24).
[3]楊靜.淺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當代教研論叢,2017(12).
[4]劉杰.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意義及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