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茜
【摘要】? 互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核心,很多的教學方式變革都是圍繞著互動展開的。它不僅映射著教育者的教育觀念,還直接決定著教育的結果。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信息環境不僅使教學方法產生變革,更使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產生了變革,創新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堂教學互動勢在必行。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課堂互動 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82-01
2017年5月7日,首屆英語教育信息化應用名師優課展示研討會在廣東省中山市華南師范大學中山附屬中學舉行。其中來自中山市第一中學黃惠彥老師現場執教的初二英語閱讀課pandas格外引人注目。這堂課設計理念新,構思巧,師生互動形式多樣,生成佳,效果好,營造了寬松、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觀課之后,不少老師深受啟發,感觸頗深,認為這種“不溫不火”的好課堂就是我們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后一直努力的方向。下面以本節課為例, 闡述在信息技術下的課堂教學互動的重要性。
黃老師執教的是初二英語閱讀課,內容為義務教育版八年級go for it, section B 2b“pandas”。本節課定位為綜合訓練課(reading, speaking &writing),從觀看視頻入手,通過五個活動任務(Task1 Scanning . Task2: Match . Task 3:Skimming.? Task4: Discussion .? Task5:Oral report. )訓練了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整堂課思路清、構思巧、環節少、效果好(教學思路設計圖如下):
一、創設情景,趣味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性、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必須是課堂教學的設計師,為學生提供能夠進行語言實踐活動的自然情景和教學情景就顯得極其重要,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學生能在各種不同的場合靈活地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進行交際。黃老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 這樣既發展了他們的交際技能,使學生敢說、樂說、會說,同時在運用中自然地記住了詞匯,大大增強了語感。
二、展示課堂教學結構與過程,優化學生思維
“在閱讀中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關鍵環節,在這一環節,我們應以學生為中心,組織許多以訓練閱讀技巧為目的的活動。在傳統的閱讀課上,我們不知道學生到底有沒有讀,讀了多少,讀的情況怎么樣,現在我們用智能閱讀輔助系統化教學平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系統可以依照學生的英語水平、答題時間自動反饋閱讀情況,及時扮演老師的角色,為學生系統解析生詞,從而循序漸進地為學生建立一套高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讀得懂、讀得快。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以滿腔熱情投入到閱讀中去。而這是一節以閱讀為主的教學,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容忽視,老師有意識地通過快速閱讀、仔細閱讀等技巧的培訓,使學生逐漸掌握閱讀技巧,提升閱讀能力。通過使用PPT技術,展示課文內容,又通過WORD軟件,檢測閱讀效果,并利用翼課網中學生測評系統來檢測每個學生學習的效果(利用系統的即時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和反饋數據功能)及時利用分析結果,教師針對錯誤情況有選擇性地做知識點解剖:錯誤率大于等于50%的集中詳解,小于50%的分散解決。該系統能及時下發信息給學生哪道題出錯,得分是多少,從而使學生具有選擇是繼續聽老師詳解還是自己支配接下來的時間。
三、優化視聽讀說組合,增加操練密度,提高教學效率
我國英語教育兩位大師指出:“在外語課堂上,我們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聽、說、讀、寫語言實踐的機會(陳琳)。”“外語教學最大問題不是難度,而是頻度問題(龔亞夫)。”為此,信息技術針對傳統的英語教學所存在的最大問題,應側重于解決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聽說讀寫語言實踐機會,增加他們學與實踐的頻度 , 致力于營造一個“人人、處處皆能學與練, 天天、時時皆可實踐”的英語學與教的環境。”最大限度地實現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信息技術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英語書面表達進行智能化批改,從詞語、語法、文體結構等幾個維度用紅色標出錯誤并給出修改意見,對嚴重的結構錯誤會標紅提醒修改。這技術所生成的學生評價分析結果讓許多老師切身感受到,信息技術能讓老師更了解學生;能讓學生更了解自己;能為教師的“教”減負助力;能為學生的“學”增效添翼。
結束語
信息技術要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但這種融合要基于現實教育教學現狀,要理性地有所側重。總之,信息技術已成為時代發展助動力之一,也成為推動教育變革的主導因素之一,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核心就是教學互動的創新。
[ 參? 考? 文? 獻 ]
[1]肖瑢.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之整合[J].現代教學, 2008(4):58-59.
[2]門爽.淺談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實效性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