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勇
摘要:新課改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提倡學生們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因此,文中通過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探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初中語文教學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但可以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有助于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因此,文中探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中的應用非常必要。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
初中生處在青春期,還并未完全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教師要正確進行引導,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為學生之后學習打好基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逐步的勇敢表達出不同的想法,發揮出良好的訓練作用。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內心壓力不斷下降,在課堂當中更加主動的表現自己。從而可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學習幫助的同時,還促使學生未來良好發展。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合理分配小組
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過程中展開小組分配時,一定要全面的了解全部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更加合理的進行分配,降低不良因素帶來的影響。始終堅持優勢互補的原則,把優秀學生與學困生合理分配,發揮出最理想的效果。學困生碰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向優秀學生提問,通過提問獲得進步。每一個小組的人數要按照班級總數來確定,控制在合理范圍,禁止太多或太少??傮w小組水平要保持均衡的態勢,如此才可以更順利的展開教學工作。小組分配合理性直接對最終的效果帶來決定作用,因此一定要十分關注,實現最優分配,獲得最佳效果。
2合理安排內容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包含非常多的教學內容,并不是全部的教學內容都適用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全面認識到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情況,還要精準深入的掌握好教學內容。此外,教師在安排合作學習內容時,教師要嚴格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來合理安排內容,促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出最理想的效果。例如,在講授《春》這篇經典課文時,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帶領學生進行逐段賞析,而是以“春花圖”為例進行賞析,再引導學生模仿借鑒教師的賞析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幅圖自主地進行賞析,再在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和分享。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共享,也避免了教師“一言堂”情況的出現,逐步培養學生的賞析與分析能力。然而,部分內容并不適合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教學。若教師一味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學,雖然會活躍課堂氛圍,但是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因而教師要按照教學內容與學生能力選用教學模式。
3加強教師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也并不是旁觀者,教師也同樣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做好指導工作,親自參與到多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來,通過在每一個小組之間的的指導,全方位的掌握好每一個小組討論的情況。教師為學生們設計小組學習任務時,要按照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綜合教材當中的知識,設計出合適的教學任務。在講授《詠雪》這一課時,我布置學生分組討論你認為“撒鹽空中差可擬”和“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兩個比喻句哪個更好一些?針對這個問題,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理有據,但漸漸地,我發覺有的小組的氣氛似乎不太正常,兩名同學就這一問題爭執得面紅耳赤。面對這種情況,我引導他們先安靜下來,學會尊重,平心靜氣地傾聽對方的觀點和理由,傾聽完之后,似乎覺得也有幾分道理。借此機會,我對學生進行了情商教育:你認為的是對的,但他的觀點也不一定是錯誤的。你可以不認同他,但你一定要尊重他。
4積極展開評價
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要出現錯誤,教師就會嚴厲進行批評,以為這樣就會讓學生們及時的改正錯誤,可是實際上卻剛好相反,具體原因是學生的心理較為脆弱,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因而,教師要采取積極評價的方法,針對表現優異的小組進行鼓勵,從而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的鼓勵會轉變為一種動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便遇到困難也會主動克服,增強學生的意志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總而言之,伴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推行,我國大部分教師正在不斷的進行創新教學方式,緊跟時代教育發展步伐。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真正的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