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實施整體式教學的理念,重新設計英語詞匯課堂,增加材料閱讀和聽力練習,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設計了口語環節讓學生并能夠對所習得的詞匯加以應用鞏固,運用教學課例分析,展示了整體式教學法對詞匯課的啟發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課;整體式教學;課例分析;啟示
【作者簡介】朱艷(1986.07-),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杭州第十四中學,碩士研究生,中學一級,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一、研究背景
1.整體式教學的提出。1991年美國教育學家 Goodman提出了整體語言學。他認為,兒童學習文字和書面的語言,并不是要等他們的口語和聽力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才進行的,相反,聽說讀寫從一開始就緊密相連,協同發展。從最初期,兒童就對書面形式的語言有了感知,并開始在某種程度上使用它。因此,聽說能力與讀寫能力是可以同步發展并相互促進的,這為教師在課堂中實踐聽說讀寫整體式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隨后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研究、運用這一理論進行外語教學,并付諸于課堂實踐。與傳統的將英語教學分為聽力、閱讀、語法、寫作等模塊來分解教學的模式相比較,整體式教學強調學生整體語言能力的培養,調動聽說讀寫四塊的有機聯系和互動,用整體式的思維讓學生感受語言的完整性。
2.高中新課標詞匯學習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按照高中英語詞匯掌握的不同程度,將詞匯的教學目標分為不同三個級別,分別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提高類。其教學目標描述如下(表1)。
新課標包含對詞匯和短語的掌握,不僅要求學生了解單個詞匯的意思和用途,還要求學生能夠應用這些詞匯到交際語境中去,這對學生詞匯學習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學安排中分撥出一節詞匯課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3.常規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高中英語一般而言不設專門的詞匯課教學,學生對詞匯的掌握途徑是記憶,通過課堂考察聽寫鞏固掌握。課堂上對詞匯的講解通常以課文的講解為主,輔以在閱讀材料中劃出的生詞,講解意義與用途。這樣的學習方法,常常需要學生大量的死記硬背,使學生對詞匯望而生畏,課堂教學也比較枯燥乏味,很難調動學生的興趣。詞匯隨之也成為了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因此,針對常見的詞匯教學難點,本研究將通過一節“Vocabulary of Botany”課堂教學案例,展示如何將整體式教學的理念融入課堂詞匯教學,借鑒整體式教學的特征,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詞匯,教會學生詞匯的理解與應用,為學生進一步用英語思維打下基礎。同時,也打破了傳統詞匯教學單一枯燥的特點,豐富了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詞匯的課堂學習變的生動有趣。
二、整體式詞匯課的教學課例
1.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植物學主題的詞匯課:Vocabulary of Botany,主要是熟悉一些基礎的植物學單詞。在學習這個主題之前,雖然經過初中英語的單詞積累,學生對植物學的單詞基本還是空白。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帶領學生掌握并應用基礎的植物學詞匯。
2.學生分析。授課學生有較高的英語起點,并將在兩年內托福達到90以上的高中生。學生希望通過詞匯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本課程的學生人數為一班30人,是典型的小班化教學,為學生開展聽說訓練提供了條件。
3.教學目標。詞匯課的教學目標應是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本節課主題的詞匯。但本課例,在采用整體式教學法的基礎上,還希望對傳統的詞匯教學有所啟發。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分析,筆者設定了下列教學目標:(1)通過討論任務,讓學生重視發音,改變原來詞匯課以意義建構詞匯的教學,讓學生轉向音律建構詞匯。(2)通過主題式閱讀,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原來的詞匯課一般以閱讀為中心,讓學生從文章中找出不認識的單詞進行學習。整體式教學提倡以詞匯為中心輻射閱讀聽力口語,讓閱讀材料成為學習詞匯的輔助。(3)通過相關聽力材料和視頻的補充,加強學生的深度理解。傳統詞匯課很少涉及聽力材料,整體式教學改善下的詞匯課引入了聽力視頻,讓詞匯通過圖片和影像生動起來。(4)通過口語拓展練習,提高學生的詞匯應用。改變課堂教師一言堂的特征,將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也同時讓學生將詞匯應用于交際,真正學好詞匯。
4.教學過程。Step1 lead-in. 教師提前準備了一些花的解剖結構圖片,并提供了花的各個部位的英文詞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借助網絡資源和電子辭典將花的各個部分標上對應的英文,并展示交流,下為一組學生的成果(圖2)。學生展示成果后,教師引入本節課課題。
Step2 Vocabulary built-up. 教師給出50個左右的植物學詞匯,學生按小組,每組分到10個植物學單詞,以小組互助的形式確認正確的發音和意義。討論結束后,小組選出代表帶領全班同學跟讀,解釋詞匯的意思。
Step3 Reading. 教師通過布置一篇植物學文章的閱讀理解,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第一遍閱讀。閱讀的文章含有較多剛才學生學習過的植物學詞匯,學生可以對照剛才的詞匯列表幫助其理解。閱讀結束后教師針對閱讀材料提問,幫助掌握文意,梳理內容,進一步熟悉已出現過的植物學詞匯。
Step4 Listening &Speaking. 教師播放一段大約5min關于豬籠草(Venus fly trap)捕食昆蟲的英文視頻,并在播放完后,提問:How does the Venus fly trap get their nutrients? 讓學生組織語言回答。以視頻和影像的形式向學生呈現詞匯,幫助學生多維度理解。并通過口頭小作文的形式,達到詞匯運用的最終目的。
三、整體式教學下詞匯課的啟示與建議
從課例表明,整體式教學運用于詞匯課具有以下優勢:
1.整體式教學下的詞匯課結合了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從一個詞匯主題輻射開來,多方位的學習和操練。語言的學習尤其是詞匯的學習不是單一維度的,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因此應當注重從各個維度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綜合性的學習方式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習的資料,讓學生在全面的英語語言氛圍中浸潤式學習。
2.整體式教學下的詞匯課不僅注重學生本身的語言水平,更強調學生用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傳統詞匯課單一強調單詞的拼寫與釋義相比,整體式教學在教學材料的分析和課堂問題的設置上都更注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在整體式教學理念的助力下,教師力圖單純的語言訓練者轉變成文化和思維的引領者。
3.整體式教學下的詞匯課拓展了學生對詞匯的認識和交流。從詞匯教學出發,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材料,交流材料中的知識點,學會小組式的研討,促進對詞匯的再理解和應用。主題式的教學,能夠激發部分優秀學生自主探究同類主題詞匯學習的熱情,找尋聽說閱讀材料,開展更深入的學習和理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3]張敏.英國課堂整體式閱讀教學課例分析[D].北京教育學院.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