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飛文
摘 要:眾所周知,一個人的思想如果上進,那他做事會讓人放心,做人會讓人感動,而勵志教育就是要激活一個人的欲望,激活一個人的生命能量,喚醒一個民族的創造熱情。基于此,本文將從“以生為本,實事求是”“德育滲透,以德報德”“創新形式,真正教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主題班會在勵志教育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關鍵詞:勵志教育;主題班會;以生為本;德育滲透;創新形式
常言道:“十年樹人,百年樹人”。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加強對學生勵志教育是每位優秀班主任都應肩負的光榮使命和重要義務。而主題班會作為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得不提的是,由于各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制約,現階段的勵志教育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部分班主任仍主要采取傳統、常見的主題班會、主題黑板報、主題征文、主題演講等形式進行勵志教育,形式單一、內容空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今的勵志教育成為了一句空話,流于形式,嚴重導致學生對勵志教育習以為常,表現冷談,甚至出現抵觸情緒,教育效果極不理想。由此可見,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從真正意識上充分發揮主題班會的獨特教育功能顯然已成為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深思的重要問題。
一、以生為本,實事求是
教育是一門學問,既不能脫落實際,也不可憑空想象。對于勵志教育更是如此,若對教育對象不了解,不實事求,勵志教育就會顯得蒼白無力,甚至全面失去教育本身的意義。因此,要想做好勵志教育,班主任在制定或設計主題班會時,必須要深入了解和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積極開展具有針對性且多種形式的主題班會,從具體的感恩和勵志的角度進行教育,這樣才能夠使主題班會起到實際的教育作用。如,在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上,我會為學生講解一個在實際生活中事實存在的感恩故事,即:“隔壁班的一名學生在一次回家途中路過十字馬路時,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導致一名保潔老爺爺被對面行駛過來的自行車撞倒在地,但這位老爺爺并沒有因此事責備這名學生,而是親切地對這名學生說:‘小伙子,注意安全,看車!’經過此事后,這名同學為了報答這名老爺爺,于是每天都會在放學回家路上為老爺爺拾取垃圾,有一天,這名學生因幫助老爺爺拾取垃圾耽誤了上課時間,之后,班主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該名學生進行了批評,可是,這名同學仍一直堅持為老爺爺的拾取垃圾,最終這名學生的這一舉動被他的班主任發現,得到了廣大師生好評。”這樣一來,能夠大大提高感恩勵志教育的效果。
二、德育滲透,以德報德
德育作為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同時也是勵志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和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然而不容樂觀的是,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在現階段主題班會中進行德育滲透時,部分班主任只側重于德育理論知識的講授,而不注重于德育實踐活動,嚴重導致學生的德育觀念及意識固定化。因此,在開展主題班會中,要想提高勵志教育效果,班主任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德育實踐活動,以期能夠讓學生在此活動中深刻感到和體驗到擁有良好思想道德觀念的重要性及價值,進而有效增強學生道德勵志意識。如,在一次主題班會中,我會摒棄傳統的班會形式,帶領學生一起去附近的博物館、敬老院進行參觀學習,并邀請博物館及敬老院相關工作人員為學生進行優秀先人事跡。如此一來,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也能夠有效對學生進行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更為重要的是有利于促進學生勵志成為一名有道德、高素質、有文化的全面型人才。
三、創新形式,真正教育
創新主題班會,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班級凝聚力,給更多學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舞臺,豐富學生的文化活動,以期能夠實現真正的勵志教育。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除了要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養外,也要著重創新主題班會的形式,如,在主題班會策略中,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策略、自主組織,并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其中,為學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后勤保障。例如:在一次主題班會中,學生是這樣策略的,首先,學生將班會主題設計為“青春勵志行”,班會主要內容是:“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接著經過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后提出以下方案,如,學生認為在這次主題班會中除了要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優秀革命先烈偉大事跡外,也要付出行動,即:“周末時間,組織大家去附近烈士陵園參加悼念活動,并邀請陵園負責人介紹革命先烈事跡,最后進行向烈士敬獻花籃、集體默哀、擦拭墓碑等活動。”這樣一來,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磨礪學生堅強意志,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綜上所述,要想從本質上提高勵志教育質量,一方面,班主任應著重創新主題班會內容和形式,集視覺、聽覺、感覺為一體,充分發揮主題班會在勵志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提高其教育實效。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度挖掘身邊能夠有效觸動學生心靈的德育素材,并將其有效整合,采取針對性的教育策略,進而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及目標。
參考文獻:
[1]金歡歡. 主題班會——勵志教育之我見[A]. .中學教育科研2017年5-6期(總第216-217期)[C].: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2017:2.
[2]宋冬梅.德育工作中實施勵志教育的途徑探析[J].成才之路,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