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緒祥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會運用到生活中去。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心理、生理飛速發育的階段,因此,在初中階段學好初學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僅僅看重學生知識的接受度,而是要看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仍以傳統教學模式教育學生已經顯得不合時宜,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關鍵詞:初中數學;養成教育;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數學作為國民基礎教育中的三大科之一,在義務教育階段占有很高的比重,讓初中階段的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數學知識往往具有抽象、復雜的特點,所以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初中數學開始逐漸接觸一些比較難的數學知識,比如幾何、代數等,學生學得心力交瘁,教師教的身心俱疲。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滲透養成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就可以輕松許多。那么,教師如何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怎樣滲透養成教育成為了一大難題。本文將根據本人教學經驗與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課堂實際,進一步闡述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重視學生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一定會帶著情緒,都會有被關注、被尊重的情感需求。因此,教師在面對學生時,不管他的成績有多差,只要能夠滿足學生的這種情感需求,就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能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能寄予希望,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教育抱著十分的激情,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從而感化學生,激發他們對于數學的熱情,讓學生愿意投入到數學的學習當中。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情感,他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就會樂于接受教師對他的教育,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名著《帕夫雷什中學》中指出,一個好教師,“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個孩子”。對每一個學生都注入情感,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愉悅樂學。
二、提高學生自制能力,引導學生向前進步
自制力也是養成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獨立人格,同時,中樞神經系統逐漸發育完善,他們的自制力已經成型,但是由于學校環境的特殊性,能夠影響學生自制力的因素非常多,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注重提高學生的自制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來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比如,成績相對優秀的學生,教師就可已通過要求學生在下次考試中保持或提升在班級中的名次,用排名這種顯而易見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危機感,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專注。有成績好的學生就會有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在面對這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時,應保持耐心,使用積極的課堂評價語言,表揚他們在課堂中的小進步,并讓他們嘗試脫離當前名次,有向前進步的意愿,讓他們心中有了目標,就能提高自制力,認真學習。最后,教師可以召開以“提高自制力”為主題的班會,利用輿論導向,嘗試讓學生“自治”。有學生因自制力不足擾亂了課堂秩序時,讓其他學生去進行批評與指正,讓學生在監督他人的同時也能反思自己是否做到在課堂上自制,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制力。
三、促使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認真檢查的習慣
計算能力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運算來得到問題的答案,因此,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究其原因,在初中數學的試卷中,運算題約占整份試卷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教師可通過以上數據,向學生闡明計算能力的重要性,讓學生將計算能力的提升重視起來。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的計算題出錯,并非是因為他們的計算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不夠細心,在計算時不打草稿、書寫潦草,寫得模棱兩可,把數字7寫得像1。這都是導致學生在計算題中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師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習慣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對一道題目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反復計算,學生在反復的過程中可能會得出幾種不同的結果,在教師通過講解之后,學生就能自覺地去檢查,探索導致不同結果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為了規避這種因粗心而造成的錯誤,學生會自覺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計算伴隨人的一生,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良好的計算能力與檢查習慣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通過一系列的養成教育,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其次,通過教師的養成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良好自制力,在上課時保持良好秩序,在監督他人的同時做到自我反省,提高學生自制力的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效率。最后,計算能力作為數學教育的核心,需要教師下大功夫培養,在擁有一定計算能力的同時,學生的檢查習慣也就顯得越發重要。總而言之,養成教育與數學教學的關系,就像螺絲刀與螺絲,二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使用養成教育法進行教學,會使學生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黃曉峰.試論初中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策略[J/OL].學周刊,2019(13):153[2019-04-25].
[2]吳華江,姚杰.數學教學中學生養成行為培養的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