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影響,電子信息化的推廣顯得越來越重要。學生作為主體,不僅僅只是受到學校教育這一方面,還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是最重要的。因此,筆者將從利用“班級優化大師”這一師生家校互動的微平臺軟件的實踐應用,主要從教師評價的個性化、作業布置類型的多樣化和課堂應用幫扶激勵和家校保持溝通的及時性四方面進行分析,以此供相關人士交流。
關鍵詞:微平臺;家校聯合;有效應用
一、重視教師評價個性化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主講,學生委以配合;然后在層層推進的教學情境中,學生由碎片的知識點,逐漸形成豐富的活動經驗,從而提升成知識技能。作為時代新人,筆者嘗試打破二次元壁壘,融合現代化科技——班級優化大師,一款與家校實時互動聯系的軟件,在課堂上進行使用。
在投入課堂的使用中,筆者需要提前認真鉆研此軟件與課堂的融合切入點。首先將學生的姓名聯合座號一同導入至界面,與此同時,鼓勵學生家長在家里下載同款軟件,以家長身份進入班級,更換自己孩子的圖像,借此拉近學生對此軟件的陌生感,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班級優化大師的課堂中。然后,筆者將數學教學過程的進行分為三方面進行點評,分別是課堂表現、作業表現和學業水平。此分類的依據主要是以課堂為核心,從此向外延伸,作業表現作為課后的眼神,學業水平作為整個階段后的課堂反饋。然后再將此三方面分為表揚以及待改進這兩大類進行。
筆者以《有理數之相反數》此節課為例,上此節課時,可以打開界面首先使用其中的“隨機點名”進行預習抽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回答內容,再輔助以“一題多解,舉一反三”“思維發散,分類討論”“綜合分析,注意總結”等具有個人特色,并且有側重的點評類型,合理地引導學生課堂上的學習習慣以及思維方向的發展。
二、重視作業布置類型多樣化
確定了各具特色的評價類型后,向學生介紹班級優化大師的使用,告訴學生本學期將開展一個有趣的游戲,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向同學們展示其電子版對應的紙質版的光榮榜以及姓名貼紙、獎章貼紙等小禮物,以此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此軟件中有第二個應用,即包括通知、作業、光榮榜以及成績報告等四個項目。此時,筆者主要以與教師密不可分的“布置作業”入手,點擊進入后會出現“作業標題”“布置內容”這兩樣都比較常見。比較新穎的一點在于附帶的提交方式,其中包括語音、圖片、視頻或者其他附件的形式。最下方還有一個小設置:需要家長在線提交作業的模式,可以選擇是以文字,還是圖片或者音視頻等作業內容呈現。
筆者以《絕對值》這一課時的預習作業為例,由于筆者所在學校正在推行教育改革,學生每天不僅需要完成當天當節課的教學內容作業,還需要自主預習下一節課的部分給定的內容,預習部分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了下一節課的教學質量。從而,筆者在班級優化大師這一軟件中布置了預習作業。借助此軟件的“批注”功能,可以打破三次元的壁壘,實現在線教學,與家長學生實時互動的教學模式。在此微平臺的路徑下讓學生對于預習知識的理解更加充分,更加靈活,更加有趣,讓教師可以更全方面的去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可以促進每位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的發展。
三、重視課堂應用幫扶激勵共進步
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除了接受知識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外,有效的應用分層化可以起到環節潤滑劑的作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優化大師為全班學生設置一個共同目標,給同組的同學兩人為一小組進行班級學科幫扶計劃,給指定的學困生找到合適的小老師,然后給小老師進行培訓,讓小老師們明確每天需要幫扶的任務。例如數學計算比較弱的學困生,指定的小老師可以每天督促其每天完成指定的計算題目、落實清楚當天的作業訂正情況、幫助老師檢查起作業完成情況等。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加法的時候,數學基礎差的學困生,指定的小老師每天會在教師那領取基礎計算題以及答案。學困生在完成題目后,小老師負責批改和講解。每段時間測試,如果幫扶對象成績提高,小老師以及其幫扶對象都可加分,如果小老師成績下降則不加分。如此一來,有效解決學困生接受能力差,練習不足,老師精力分散不開的問題。
四、家校保持溝通的及時性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只有學校沒有家庭,或者只有家庭沒有學校,都無法單獨承擔起培養人的精細以及復雜的任務。教師應該時刻注重與家長以及學校的緊密的聯系。無論學生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有任何的行為舉動的時候,作為數學教師都應該及時地發揮教師與家長的能量,共同幫助學生渡過此坎坷。在班級優化大師此軟件中,通過邀請家長后,家長的聯系方式以及聊天對話框都會在線呈現。通過此軟件,在了解學生當天的課堂表現的具體的情景下,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會更有效,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引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更感興趣。需要大家關注的一點是,筆者認為在微平臺路徑下的家校聯合,并不僅僅只是針對學生的近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學習態度去交流,也可根據對于數學學習的方式方法的理解以及運用去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如此才可以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更好更有方向地引導學生,提高學生對于數學思維培養核心認識。
五、結束語
總之,運用各種信息化的微平臺與家校聯合是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高的發展趨勢,旨在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此外,多多使用微平臺對于現代教師的自身技能的提高也是不可或缺的,微平臺路徑下的使用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聯系更加緊密。
參考文獻:
[1]張建衛.家長參與:家校協同的心理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九成孩子希望父母多陪伴自己[J]. 中小學德育. 2014(11):92.
[3]顧越華.淺談德育過程中采取家校合作方式的意義[J]. 教育探索. 2002(03):91.
[4]高娟.論幼兒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J]. 亞太教育. 2015(12):13.
[5]馬忠虎.基礎教育新概念[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
徐爽1990,女,漢族,廈門,二級數學教師,華中師范大學,廈門市第五中學,數學,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