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聰
摘 要:網絡已經迅速滲入現代社會,潮流不可逆擋。在當前網絡環境的大背景下,網絡像一把雙刃劍,既給小學德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帶來了的巨大的挑戰。文章主要在網絡環境的背景下展開,分析現代網絡發展給小學德育帶來的問題與挑戰,在此基礎上提出開展我國小學德育的應對策略,還小學生一個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德育;對策
1 網絡環境的背景
21世紀是信息與通訊高度發達的網絡時代,計算機日益普及,社會網絡化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在2010年在給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作《關于中國互聯網發展和管理》專題講座說,截至目前,中國網民人數達到4.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8.9%,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2.33億人。1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網民已經接近我們總體人口的30%,這已經充分證明我國正在加速進入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網絡環境給小學德育帶來的挑戰
小學德育是小學教育至關重要的一方面,俗話說“要做事,先做人”,“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德育是小學生音體美德四方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關系到一個人的為人處世,一個人對世界的態度,是對一個人靈魂的塑造。德育的建設有助于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助于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在現代網絡環境下,網絡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給小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對德育工作產生了許多的挑戰。當今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主要有:
2.1網絡沖擊小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網絡環境是開放的、復雜的,各色有用、無用,垃圾甚至有害的信息充斥著整個網絡。而作為小學生,他們的身體和心智發育都還不成熟,對這些信息的辨別和選擇能力還很弱,好奇心較重,抵制誘惑的能力較差,很容易接受到一些不良的信息,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沖擊自己原有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網絡的傳播也使道德價值趨于多元化,諸多的西方道德價值觀的入侵,給小學生的道德選擇帶來了困惑。同時,網上的一些色情網站、賭博網站、暴力游戲網站,如果小學生不小心進去,就很容易受到感染和誘惑,使自己的心靈受到一些破壞,他們就容易變得沉迷,有時候暴力游戲玩多了會使自己性格變得暴戾,甚至模仿游戲干出一些有害甚至違法的事情。因此,網絡會使小學生的道德素質下降。
2.2網絡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網絡的新鮮感,新鮮事物,很容易讓小學生沉迷進去,無法自拔。尤其是網絡游戲,對小學生有無窮的吸引力,容易使他們患上“網絡綜合癥”,變得精神頹廢,身體素質變差,性格也較孤僻,缺乏與同齡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缺乏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沉迷在自己的網絡世界里,任性發展。這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較弱,不能正確的處理網絡與生活、學習之間的關系,不能正視困難,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逃課。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極其不利。同時,由于連續的上網,吃飯、作息不規律,很容易導致身體抵抗能力下降,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2.3網絡弱化了小學生的學習責任感
網絡技術的發達改變了人們對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區別,它在改變人們的認知結構時,也在影響著人們的行文方式。網絡文章的免費下載,剪貼,復制,拷貝,使得許多小學生在遇到一些作業時,直接去網上找答案,而不是自己認真的思考和解答。尤其是老師布置的鍛煉他們思維能力的作業,他們就通過這樣的方式簡單了事,進行敷衍,使得思維形成惰性,不利于他們學習的進步與發展。最近從同事那里聽說,他們家的小孩跑到淘寶網上找人代作暑假作業,并用自己的零花錢付來回快遞費用和代作費用,把他氣得不行。在覺得好笑之余,也深刻的感覺到網絡對小孩的產生了很多不利的影響,如果不加管理,后果真的很難想象。因為有了網絡的存在,他們不再覺得需要多么努力地學習,降低學習的責任感。
3 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德育環境工作的對策
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網絡對小學生的德育方面確實產生了諸多不利的影響,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來防止和阻止這些不利條件,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對此,筆者建議如下:
3.1構建社會、學校、家長總動員的一體模式
對于網絡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方的集體動員,各司其職,分工配合,管理好小學生的上網情況,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特別是學校,要改變以往的德育方式,要把德育工作跟社會、家長的配合結合起來,爭取政府對學校的支持,創造共同協作的
德育機制。要不斷適應現代網絡環境的變化,利用各種學校、社會資源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認知和辨別能力。只有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協作,才能應對更加復雜的網路環境。
3.2凈化網絡,還小學生健康的網絡環境
網絡時代產生的這些不利影響,最終的緣由還是網絡本身。由于網絡本身的諸多弊端,才會對小學生產生負面的問題。健康網絡環境的創造,離不開社會和政府的支持。尤其是政府,對網絡的監管義不容辭。政府應該加大對網絡的監管,出臺更加詳細、操作性更強的網絡法律法規,從法律源頭規制網絡的惡性發展;同時出臺政策,加強對網吧、網絡會所等公共上網場所的監管,采取有力措施,禁止小學生進入這些場所;規范網絡上的服務商和運營商的行為,尤其是像百度、Google等主頁鏈接網站,更要嚴格審查自己的主頁面,防止鏈接到色情、暴力等不良頁面;嚴厲打擊網絡犯罪事件,如網絡詐騙、網絡賭博;清除網上的有害、垃圾信息等等,還有許許多多需要政府來監管和監督的事項。同時,作為網上的成人主體,更應該潔身自律,文明上網,杜絕在網上散布不良信息和言論,為現在的小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只有政府和社會、廣大的網絡參與者聯合出擊,才會還小學生一個健康的上網環境,才能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
要循序漸進,合理安排他們的上網時間,及時監督他們上網時可能接觸到的不良信息,加強心理教育。只有小學生從心理上克服網絡沉迷,才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石麗娟.網絡時代小學德育工作策略[J].寧夏教育科研.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