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俠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小學體育教育逐漸被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小學階段是孩子們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當下教育的發展情況綜合來看,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智力的發展,這導致學生出現了一定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育,不僅如此,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體育感覺統和訓練,導致學生智力發展不健全,肢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較低,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引入感覺統合訓練已刻不容緩,由于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引入感覺統合訓練的實驗效果,以供廣大同仁進行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感覺統合訓練;實驗滲透
由于小學生的相對年齡較低,他們的心智還不太成熟,在小學這個關鍵性階段,正是培養和鍛煉學生身心身性的重要時期。在遇到問題時,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第一直覺進行判斷。而這個所謂的直覺就是來源于身體的各個感官,學生的大腦會通過身體所傳遞的信息,進行使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斷,這項能力就是所謂的感覺統合能力。在當下這個互聯網時代,由于科技的不斷進步,年齡段較小的孩子們沉迷于手機和電腦,缺乏體育活動的鍛煉,沒有接觸過規范的感覺統合訓練。孩子們由于缺乏玩伴和父母在身邊的陪伴,這些因素會直接限制孩子們的思維發展空間,這也導致孩子們的感覺統合能力失調日益嚴重。由此可見,當孩子們處在學校中,教師應當積極開展體育教學,加入感覺統合訓練,讓學生們積極地融入其中,不斷開發鍛煉學生的感覺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感覺統合訓練的具體內涵
感覺統合訓練的存在對當下的小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它主要指人類大腦對外界信息進行搜集,然后綜合分析產生的心理行為和肢體行為,感覺統合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與陌生環境進行融合,間接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同時經過感覺統合訓練,學生的身心健康能夠正常發展,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會結合心理療法和教育相結合,對學生的運動動作進行規范性矯正,此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感官洞察力,通過調動學生身體的各個感官,來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動作的靈敏性,也可以選擇通過玩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得到成長和鍛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二、體育教學融入感覺統合訓練的實驗滲透
(一)實驗分析
實驗對象與方法。為了使感覺統合訓練得到有效的驗證,此次研究將選取某地區某小學三年級三個班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這些學生的身高、體重、身體素質等等各方面都在均準水平,然后以一學期為實驗時間,在此期間內對學生進行感覺統合訓練,來分析和研究它在體育教學中的實際作用,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積極地參加,教師應選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可以采取游戲教學與感覺統合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在保證學生具有興趣的前提下,還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進行感覺統合訓練[2]。
實驗過程與內容。本次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地將同學分為兩組,積極的開展組織各種游戲活動,并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在進行游戲活動的前提下,要保證兩組同學的教學進度和場地要求均一致,同時被分為兩組的同學,他們的性別和年齡基本相同。教學大綱中主要的體育教學內容還是針對于走、跑、跳這些基本活動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由一個同學負責扮演老鷹的角色,教師要明確他的規范性動作,并在游戲的過程中要一直保持此動作,再選一名強壯的學生扮演母雞,也需要具有規范性動作,其余同學扮演小雞,小雞需要緊緊抓住對方的衣角不能放開,并且在逃跑過程中不能掉隊,掉隊者將被淘汰。這樣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學生明白,動作的規范性具有重要意義,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實驗結果與分析。通過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在未加入到感覺統合訓練前,兩組學生都存在嚴重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而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了感覺統合訓練后,實驗組的各個同學的感覺統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感官機能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同時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能夠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同時運動技能也得到了提升,肢體的靈活性和靈敏度較對照組的學生明顯有所改善。由此可見,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感覺統合訓練,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矯正感覺統合失調現象,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3]。
(二)參考建議
加大相關投入力度。在新課改的不斷推動下,學校更加重視對學生體育教育素質的培養。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優化和改善自身的體育技能。同時學校應該積極號召教師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當下的小學教師應該認知到感覺統合訓練對學生的重要意義。學校應加大對相關教學設備資金的投入,幫助學生進行良好的感覺統合訓練。例如,滑梯、跳床等必備設施。
創新訓練項目內容。教師要在學校設備有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到興趣和快樂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用相同的器材去創造出多樣性的玩法,通過提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例如,大籠球是學校所常見的一種體育器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大籠球上進行身體的接觸和滾壓,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大籠球上進行彈跳,此過程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靈敏度和協調性。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融入感覺統合訓練,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肢體的自控度,完善肢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玉亭,馬欣.近二十年我國感覺統合訓練研究綜述[J].現代特殊教育,2018,14:16-21+29-30.
[2]盛忠華.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教學中融入感覺統合訓練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3:106-107.
[3]李蒙.發展性小組工作改善自閉癥青少年的感統失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