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欽
【摘要】 ?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改進,而這一創新的過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體現的就較為深刻。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多元史觀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文章通過對多元史觀的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對多元史觀在高中中國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多元史觀 高中歷史 中國史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144-01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多元史觀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獲取和解讀,并對知識進行熟練的運用。同時,多元史觀的運用在對歷史進行描述的時候可以更加的清晰,加強對歷史問題的探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多元史觀來解讀歷史,有利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客觀的辨別與描述,可以用準確和簡練的語言對歷史特征等方面進行概括,并抓住其中的關鍵規律,從而提高歷史學習能力。
一、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常用的多元史觀有,文明史觀、全球史觀也叫作整體史觀、社會史觀、現代化史觀、歷史唯物史觀、革命史觀、生態史觀。多元史觀歷史教學也就是從這些史觀的多方面理論視角觀點來進行歷史教學的。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多元史觀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能力。
(一)文明史觀的運用
文明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是一種研究歷史方面上的理論模式。這種文明史觀指的就是人類文明的演化發展進程史,起源時間是在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的思想解放運動中,也就是啟蒙運動。為了使學生對文明史觀的理解更加清晰,就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首先就是需要強調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包括其中的創造文明過程,在文明發展后取得的成果就是文明史觀的主要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人類的文明歷史中,不管是封建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乃至奴隸社會,都有其本身的文明發展。另外,就是闡述文明史觀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比如通過人類對世界進行的客觀改造,在進行不斷的實踐之后,使人們在生產方式上有了明顯的進步,這就是物質文明的發展。或者利用實際的歷史事件來闡述文明史觀,比如“洋務運動”,在洋務運動中,深刻的體現出了我國封建傳統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的矛盾之處,在那個時期中,中國人對于西方文明既有向往之心又有強烈的排斥心理,這種矛盾的心理在經過洋務運動之后最終還是承認了“中學之不足,西學之所長”。這樣一來即使洋務運動失敗了,但終歸是在思想價值觀上有了明顯的改變,也因此這一階段為我國封建時期開始進入現代化社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二)全球史觀的運用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全球史觀也就是將人類歷史看做是一個整體,因為這一個特點全球史觀又叫做整體史觀。全球史觀通過對全球歷史的整體觀察,來探究歷史的發展,其理論將歷史的發展過程看做是從分散過度到整體的發展,而這種從分散到整體的改變就是從航路開辟時期開始出現的。教師在對全球史觀進行解說時,可以從航路開辟之后的殖民擴張開始進行講解,隨著殖民擴張,在三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中,世界的經濟開始向著區域集中化、全球化方向發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將全球觀運用到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在課程導語上進行合理的設計,比如在進行有關“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或者“甲午中日戰爭”等其他西方國家對我國的侵略歷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全球史觀來設計課程導語。例如“在十九世紀前后的時期中,西方國家已經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度,由選舉來產生相關的機構來行使國家權利,而我國卻依然處于封建統治時期。這樣一來,就為西方列國的侵略提供了可燃的星火,加上野心使然,隨后就開始對我國實行了侵略計劃。有侵略就有反抗,為了維護我國主權,中國又該如何來面對西方諸強列國的侵略呢?在開啟民主的道路上,中國要怎樣做?需要面對什么困難”。利用課程導入問題的設計來引出教學內容,然后通過全球史觀的視角以及理論觀點來進行講解教學,通過講解讓學生知道了世界的發展是從分散到整體的一個歷史進程,通過各種爭端與改革,最終形成了目前的全球化局面。
(三)革命史觀的運用
在歷史教學中,說到革命一詞,在很多學生在腦海里就會出現抗日戰爭等近代歷史。學生對于革命史的認識不足,認為革命史就是在中國的近代所發生的革命史,這樣認為雖然沒有錯誤,但要知道歷史是具有統一性以及完整性的,因此這樣的認識是不全面的。所謂的革命史觀就是落后文明形態與先進文明形態在發展過程中相互產生的矛盾與沖突,然后通過爭斗,先進文明的社會形態贏得了勝利,對落后的文明形態取而代之形成新的社會形態,這就是革命。而從矛盾到沖突,在從沖突到勝利取代,這一整個過程就是革命史。比如我國在開放通商口岸之后,從革命史觀的理論上來看,這是西方國家通過通商口岸對我國的商品以及資本進行輸出的一個口子,讓我國的經濟受到了沖擊從而遭到損害,使我國漸漸的走向殖民封建社會,最終引發了洋務運動以及五四運動等事件。這就是一種文明形態以及社會形態等多方面上的矛盾與沖突,加上人為欲望的引導,從而產生的爭斗過程以及反抗等革命歷史過程。通過革命史觀,讓學生在革命史的認識上進一步加深,在歷史的知識面上得到了一定的擴展。
結束語
總之,歷史就是在不斷的沖突與矛盾中進行前進發展的過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用合理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念,使學生可以看到歷史知識內容的本質,并能進行客觀的分析與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鄭嘉莉.關于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未來英才,2016(7):108-108.
[2]魯豪.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8(38):148-148.
[3]薛亞湘.淺議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好家長,2017(73):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