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想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質量,教師需要借助教學方法的完善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并幫助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實現生物知識的掌握、生物實踐能力的提升和生物綜合素養的完善。同時,教師需要積極探究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并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課本內容相結合,進而有效選取恰當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完善生物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科學家達爾文曾說: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的規律和結論。其實,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就是借助科學現象的展示和傳遞幫助學生認清科學規律、得出生物科學結論的教學過程。但是,如何有效幫助學生建立生物探究興趣、如何有效幫助學生實現生物規律與結論的理解和掌握卻成為困擾很多教師的教學問題。其實,如果教師可以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實施生物教學,就能借助多元教學資源的利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合作學習過程中與翻轉課堂的開展過程中有效實現生物知識的掌握和生物探究能力的提升與完善。
一、實驗探究教學法
在生物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更新實施過程中,無論如何也離不開生物實驗的開展——實驗時生物科學探究的重要教學方法,也是生物教學過程中缺一不可的科學驗證方式。但是,科學實驗的展示卻并非只有動手實踐一種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實驗的展示、多媒體實驗拆解的展示來幫助學生觀察自主實驗過程中難以看到的實驗現象強化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將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加以拓展,并有效幫助借助動手實驗、教師演示、微課演示、多媒體拆解等多樣化的教學展示方式完成實驗探究。
例如,在學習《細胞膜——系統的邊界》這部分知識時,筆者為了強化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就通過實驗探究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來實施教學。首先,筆者請學生在實驗室中結合課本知識體驗利用哺乳動物紅細胞制備細胞膜的方法。但是,筆者發現學生經過顯微鏡的觀察和探究仍然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基于此,筆者使用事先準備好的多媒體資料在大屏幕上進行展示:在大屏幕上,學生不僅能直觀觀察到顯微鏡展示的微觀細胞圖片,還能借此直觀地還原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其次,筆者借助這種具象的實驗展示方式來與學生共同探究細胞膜的形態與作用,進而幫助學生借助剛才的動手操作與多媒體資源的實驗結果強化生物細胞知識的認知和學習效果。最終,學生經過實驗探究的進行和實驗觀察的實施有效掌握了細胞膜成分和功能的認識、理解,并有效掌握了細胞膜對于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可見,自主動手實驗探究幫助學生掌握了哺乳動物紅細胞制備細胞膜的操作方法、多媒體實驗結果觀察幫助學生理解了細胞膜的結構、成分與重要作用,兩種實驗探究的結合有效幫助學生實現了細胞膜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合作學習教學法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應用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而促使學生在生物課堂的小組合作過程中共同探究、互助討論,進而共同在小組中實現生物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更重要的是,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實現生物眼界的豐富和生物知識范圍的拓展。因此教師可以選用合作學習的課堂開展方式實施生物教育,并逐步幫助學生在合作中意識到生物探究的趣味、掌握生物科學的重要知識。
例如,在學習《免疫調節》這部分知識時,筆者為了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就請學生以生物學習小組為單位,結合多媒體資源展示出的問題進行共同探究和合作學習。問題如下:第一,免疫系統的組成;第二,免疫系統在維持生物穩態中的作用;第三,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聯系與區別。學生看到筆者提出的生物探究問題之后,迅速與小組成員共同投入到知識的探究與合作學習過程中。筆者通過課堂觀察發現,學生首先會使用書本研習的形式來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并借助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來嘗試自主解決生物問題,進而結合自己無法解決的生物難題與小組成員共同探究和學習;其次,學生將會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針對筆者提出的三個生物探究問題共同討論與探究,并結合課本相關知識進行標注和整理;最后,學生會將與問題解答相關的資料進行整合,并在小組學習成果匯報過程中積極展示本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可見,合作學習能夠在小組交流中拓展學生生物知識眼界、提升學生問題突破效率,進而幫助學生實現生物問題的解決和生物知識的有效掌握。
三、翻轉課堂教學法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教學實施手段十分適合高中學生使用,因為高中生經過多年的生物知識學習往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物知識基礎和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先學”“后教”“當堂練”的生物課堂組織形式來實施教學,并幫助學生在自主先學過程中初步實現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師的疑難后教過程中突破生物知識難點;在當堂練習過程中鞏固自己的生物知識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的結構》這部分知識時,筆者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并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生物知識學習:學生經過自主研習課本和知識學習,能夠借助自己的知識學習能力掌握生態系統的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掌握了食物鏈與食物網的概念,但是筆者發現學生對于食物鏈、食物網的分析存在一定問題。因此,筆者在疑難解答的過程中,借助現實生活中的動物食物鏈與食物網來進行詳細介紹和分析,并引導學生在食物鏈、食物網某一環節的變化過程中詳細分析、掌握生物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連接的復雜營養關系,進而幫助學生實現食物鏈與食物網的理解和掌握。最終,筆者借助經典例題的檢驗來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完善知識掌握,進而在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幫助學生實現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完善不僅是教師提升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幫助學生實現生物知識有效學習與掌握的教學實踐方向。在高中生物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探究教學方法、合作學習的課堂實施、翻轉課堂的“先學”“后教”“當堂練”課實施步驟完善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并在疑難解答和例題練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實現生物知識的有效掌握。相信在教師教學方法的更新與執行下,定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的學習樂趣、實現生物探究積極性的建立,并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到生物科學的浩瀚和博大、完善生物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顧友林.高中生物實驗課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06).
[2]田慶寬.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
作者簡介:項華東,1983-9-27,男,中學一級教師,安徽省六安市,研究方向,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