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控制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在保障企業運營管理合法合規性、資產安全性以及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商品流通企業受自身管理特點影響,對運用內部控制進行關鍵環節管控的需求更為迫切。基于此,本文以A醫藥公司為例,分析當前商品流通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強化商品流通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對策,意在為商品流通企業改善其內部控制的管控有效性,提高自身內部管理水平,實現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商品流通企業;內部控制;醫藥零售;強化
一、內部控制概述
內部控制主要是指單位為了實現對所涉及的各項經濟活動風險的全面控制和管理、保障資產安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保證運營管理的合法合規性而建立的內部相互牽制機制的統稱。根據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相關內容,企業的內部控制應當以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五個要素所組成的控制框架為基礎。
二、強化內部控制對商品流通企業的積極意義分析
商品流通企業不同于內向型的制造企業,其主要的經營活動在于外部,主要包含對上下游的供應鏈管理、對消費者管理、對存貨的管理等,面臨的風險因素和關鍵控制點更多,因此,強化內部控制對商品流通企業來說更具有積極意義。
一是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能夠把商品流通企業的各個門店、部門以及商品流通環節進行有機統一,從而充分發揮企業各項資源的使用效率,客觀上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二是風險管控作為內部控制的目標和要素之一,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能夠對企業面臨的各種潛在風險進行識別,從而有利于商品流通企業實現對風險的事前控制,降低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三是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能夠對商品流通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的合規性、真實性起到保障作用,使得企業的會計核算基礎數據能夠更真實準確完整的反映業務實質,客觀上為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供了保證。
三、以A醫藥公司為例分析商品流通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強化內部控制對商品流通企業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在實務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多數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鑒于此本文以A醫藥公司為案例分析其在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A醫藥公司是一家經營范圍包括藥品、一二三類醫療器械、日用品、保健食品零售、批發以及醫藥醫療相關的技術服務與咨詢服務的醫藥公司,對外投資五家藥房連鎖公司,屬于較為典型的商品流通類企業,以其作為案例分析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更具有代表性。經過總結,其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風險評估管控機制不健全
健全有效的風險評估管控機制既是控制活動實施的基礎,同時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證。當前A醫藥公司在風險評估管控方面的機制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目前的風險評估管控機制與公司的發展規模不匹配,即公司處于快速擴張期,運營規模和營業收入不斷增加,但與此同時公司卻并未設置專門的風險評估部門和人員來實施風險管控,風險評估管控的組織機構缺失。二是沒有根據公司的內部控制目標進行有持續、有計劃、系統的搜集風險相關信息,對風險的識別主要采用定性評估分析,而沒有按照風險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等因素,對識別的風險進行分析和排序,確定優先和重點控制的風險。三是在風險應對方面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在出現風險時主要依賴于管理人員的經驗來采取應對策略,使得風險應對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不足,不具備全面性和系統性。
(二)控制活動的關鍵控制點存在缺陷
控制活動涉及的主要內容是企業的各項具體的經濟活動,內部管控強度受控制活動是否完善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A醫藥公司內部控制活動關鍵控制點較多,雖然公司也對關鍵控制點和風險點采取了相應的管控措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體現在庫存管理控制方面。對于以藥品為主的商品流通企業來說,庫存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當前該公司在庫存管控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雖然制定了門店的存貨盤點清查制度,但是受藥品種類繁多等因素影響,對于盤點方法、頻率以及盤點結果處理等方面尚未做出較為明確的制度規定,從而使得公司對于庫存藥品等的保質期、名貴藥品的安全性等難以做到動態掌握,庫存管理控制較為被動。
(三)內部監督被弱化
內部監督是對內部控制體系查漏補缺、強化其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實踐中部分企業的內部監督存在被弱化,流于形式的問題。A醫藥公司的內部監督被弱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制定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準,對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不能及時分析缺陷產生的原因并及時加以修正。二是沒有采取必要的制度和措施來保障內部審計部門和人員的實質獨立性,從而使得其不能客觀、公正地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缺陷發表評價并監督改善。
四、探討強化商品流通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結合上文對A醫藥公司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分析以及商品流通企業的主要特點,筆者建議從以下角度財務對策來強化其內部控制的管控有效性。
(一)健全風險評估管控機制,實施全面風險管控
對于商品流通企業來說,要健全其風險評估管控機制,實施全面風險管理,關鍵在于:一是從健全風險管控的組織機構人手,即建立專門的專業化的風險管理委員會來對風險進行體系化、制度化的評估管控:二是改變原來的依賴管理人員主觀經驗對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的方式,嚴格按照“樹立風險管控目標一結合風險因素進行風險分析和評估,明確企業風險的等級及承受能力一根據風險偏好提出風險應對預案”的流程對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衡量,以確保風險評估、分析以及應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將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承受的范圍之內。
(二)加強商品流通企業庫存管理控制
商品流通企業的庫存管理是否科學有效直接關系著企業的正常銷售。在實務中商品流通企業要加強其庫存管理,關鍵在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實施科學的庫存決策方法,即以當前的大數據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依托,以ABC管理模型、訂貨點模型以及經濟訂購批量模型等庫存管理模型為基礎,實施庫存決策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滿足銷售的同時降低庫存成本和資金占用。二是建立門店庫存的盤點清查制度,實施定期和不定期的頻率較高的盤點清查,以及時掌握商品流通企業庫存商品的具體狀況,降低庫存管理不善所帶來的各種風險。
(三)強化內部監督
對于商品流通企業來說,要強化其內部控制管控的有效性,強有力的內部監督是保障條件。在實際T-作中,要強化內部監督,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根據企業的運營管理需求制定內部控制的缺陷認定標準,并據此對內部控制進行自我評估和認定,針對發現的缺陷及時查找原因并修正,降低商品在流轉、銷售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二是在確保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實質獨立的基礎上拓寬內部審計的范圍,加強內部審計參與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實現對控制活動的事前和事中監督。
五、結束語
商品流通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受自身特點影響,更需要內部來強化管控。本文以A醫藥公司為案例,探討了以其為代表的商品流通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分別從健全風險評估管控機制,實施全面風險管控、加強商品流通企業庫存管理控制和強化內部監督三個角度提出了商品流通企業強化其內部控制的具體對策,以期能夠對改善商品流通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提升管控有效性提供有益參考。
參考文獻:
[1]羅云姝.商品流通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 10).
[2]鄒存哲.商品流通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2).
[3]于小彭.Js公司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沈陽:沈陽大學,2018(1).
[4]王新星.醫藥連鎖零售企業內部控制應用研究一以A公司為例.[D].安徽:安徽財經大學,2016(6).
[5]于金寶.商品流通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不足及調控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7( 11).
作者簡介:
徐凌峰,高濟醫藥(安徽)有限公司,安徽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