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嬌
【摘要】 小學時期,是學生們成長的奠基期,更是學生品行的奠基期,品行的好壞直接關乎到小學生未來的發展。當然,小學生品行的奠基離不開品德和社會學科的教育,學生只有接受到良好的品行教育,才會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小學時期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至關重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師要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方針,培養學生的品行,讓學生在品德與社會學科中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讓每個小學生都能養成良好道德素質和思維品行,讓教育事業更加光榮和偉大。
【關鍵詞】 小學生 品德與社會 育人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10-01
0
德育工作是小學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更要育人,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也成為了一門需要重視的學科,這門學科也是教師進行德育的主要課程,是小學生接受品行知識的最重要的一站。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品德與社會學科的課本知識,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德育貫穿小學生的成長,提高小學生道德素質。以下是我結合自身經驗得出的幾點結論,希望對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夠有所幫助。
一、明確德育的核心內容
小學時期學生的心智不成熟,有些大道理更是不會直接聽懂,但小學時期正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和道德知識的關鍵時期,德育是小學生學習道德知識的重要教學方法,它倡導教育小學生要循循善誘,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而德育的核心內容和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品行,因此,小學生的品德與社會學科成為了學生學習道德知識的最重要學科。培養學生的品行就是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講文明,懂禮貌,尊師敬友,熱愛祖國,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等等,讓學生在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能夠正確地待人接物,讓德育滲透進小學生的品行塑造中,讓德育滲透學生成長的每一個足跡中。
二、提升品德與社會學科育人實效
1.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讓教學更有實效
古文中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先“傳道”,也就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然后再教給學生知識,幫學生解決疑惑。由此可見,德育的重要性。而教師在品德與社會學科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讓教學目標變得清晰和具體,這有利于教師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合理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一定要心中有數,教學生要從簡到難,努力做好教學計劃,每一步是什么,怎么做,做完的總結經驗等等,這些都要考慮到,讓教師的工作在計劃中進行,讓教學成效更顯著。
2.以生活為基礎,聯系課本知識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對教材做到深入挖掘,深入剖析每一課的內容,了解課文知識的具體內涵,以生活實際為基礎,將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德育教育更加具有說服力,而教材本身來源于生活,所以教材的內容總是和生活充滿關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事情就很有可能從教材上找到解決辦法,這就是課本知識的原型。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找到教材,然后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讓道德工作更加有理有據,讓學生在道德教育中成長。
3.注重優化教學方法,跟隨時代的步伐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小學的一門必修課,也是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一門重要課程。因為在學校,教師是課堂的管理者,也是學生的直接負責人,是培養學生品行的關鍵人物。而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在適用于現代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跟隨者時代的進步而進步,改良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新時代能接受新式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辨化學習,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積極發現問題,并教學生正確思考和對待問題,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或者適當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再者,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從親身體驗中學會成長。比如,班里的某兩個同學發生了沖突,教師便可以把他倆分別叫過去談話,然后用課本上的道德理論知識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打開心結,用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然后讓分別給對方道歉,化干戈為玉帛。這樣就在學生的心中悄悄埋下了道德的種子,讓他們體會到道德素質的重要性。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機教學,優化教學模式,結合課本知識,通過在網上找一些與課本內容相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短片,帶領學生進去道德教育的世界,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德育的意義,讓德育深入學生的心里。
三、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科育人素質
1.教師自身要有極高的育人意識和能力
當今社會,學生被看作是祖國的花朵,而教師被看作是辛勤的園丁,呵護著花朵,澆灌花朵長大。如果沒有了園丁辛勤的付出,也就沒有了花朵的成長。因此可以知道教師的責任多么重大,也就是說作為教師要有教書育人的意識和能力,要將品德與社會學科完全掌握,提升自身的能力的同時努力給學生更好的教育。
2.教師必須注重自身道德行為
作為教師是學生在學校中最親近的人,教師的一舉一動自然被學生看在眼里。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很重要。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自身要講文明,談吐文雅,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給予學生尊重和鼓勵,讓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結語
總之,作為教師應該以德育為重,教書育人最重要的還是育人,道德素質是我們最不可忽視的因素。小學時期正是培養道德素質的黃金時期,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只有從小學生抓起,一切以道德素質為做人的基準,讓小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德育成為學生最重要的課程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 參 考 文 獻 ]
[1]杜威教育論著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