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玲
摘 要:數形結合思想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將圖形和數字結合起來解決問題的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和滲透數形結合思想,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下面,筆者將從在數學概念教學、數學運算教學和例題分析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出發,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以期助力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數學概念;數學運算;例題分析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單一的幾何問題或代數問題的學習往往存在困難。而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和滲透,則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實現代數和幾何的轉化,降低數學課堂教學的難度,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水平。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簡單談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與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一、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基礎,是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前提。學生只有充分理解相關數學概念,才能有效進行下一步的數學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生動形象地揭示相關數學概念,增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除法”一課的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入課堂教學內容,如“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分東西的情況,比如,爸爸媽媽會給我們分糖、分水果等等。現在老師手中就有一些蘋果,請同學們按照要求分一分?”(強調每盤的蘋果要相同)。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12個蘋果和4個盤子,并向學生提問“如何將12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中。”再然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先把蘋果在每個盤子放一個,當分完之后,再把剩下的蘋果按照前面的方法繼續分,直到全部的蘋果分完為止。這時,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就在腦海中將數量問題轉化為圖形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將上述的蘋果分成2份、分成3份、分成6份等等,從而讓學生明白將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就是除法的問題。這樣,教師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就有效幫助學生理解了除法的概念,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在數學運算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數學運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只有充分理解基礎的計算法則和原理,才能有效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運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充分利用直觀的圖形表示計算法則和原理,從而促進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加與減”的相關內容時,以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的魔法小棒,將計算的雙方直接展現出來,而后通過動畫的變換,最終生成計算后的圖形。如,計算19+18,教師首先可以展示出19個魔法小棒,而后再展示出18個魔法小棒,在出示兩者相加后,教師就可以就將上述兩堆的魔法棒移動到一起,從而使學生在直觀地觀看過程中,結合數形結合的思想理解運算的原理。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親身的演示。如,教師可以展示10+12,13+24,14+21等等不同的計算,讓學生利用多媒體課件或者實物進行具體圖形的演示。這樣,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以及自身的演示,就對加法的數字運算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其自身的運算水平。
三、在例題分析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例題分析也是滲透數學結合思想的重要方式。學生通過將數形結合思想融入例題的分析過程中,就能夠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例題分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分析和解答問題,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解決“雞兔同籠”的例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進行問題的解答。如,籠子里雞兔共有20只,它們的腿加在一起共62只,求雞與兔各有多少只?對于這類問題,如果教師僅僅使用傳統的假設法、列舉法或者求解方程法,則很容易因為計算數量的較多產生數字的遺漏,或由于計算過程過于抽象導致學生難以理解等等。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用圓圈代表20只動物,如果都是雞的話,因為雞有兩條腿,于是就有40只腿,不足62只腿,就要再需要22只雞。而多出的則是兔子的兩條腿。因此,不難發現兔子的數量應該是11只,而雞的數量則應該是9只。這樣,教師就將抽象的數量問題,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圖形,對于幫助學生理解例題內容和解答問題有著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形結合思想,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能動性和靈活性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在教學中融入與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從而有效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鄔愛民.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J].新課程(小學),2017(7).
[2]陳潔.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