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要:作者以中職英語技能大賽作為研究對象,針對聽力教學訓練進行了探究,從聽力的內容與要求,聽力的培訓重點及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分析,對中職英語大賽的參賽輔導方法進行了一些探討,同時對于相關領域的理論方法也進行了一些學習研究。
關鍵詞:職業教育 英語大賽 聽力教學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培養培訓了大批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充分展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集中展現職業院校師生的風采,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的產教結合,更好地為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國家各級政府教育機關響應號召,每年定期舉辦相關技能大賽,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局面。現在,每年都要舉行全市、全省和全國的中職英語技能大賽,各職業學校也每年遴選學生,積極參加技能大賽。英語技能大賽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中職英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中職英語技能大賽共有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為在線測試。它是整個賽項中唯一的筆試環節,由聽力和閱讀兩部分構成,全部為選擇題,通過機考的方式完成。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聽說領先,重在應用”這條非常重要的英語教學原則,全面考驗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基于這一原則,針對大賽的要求,通過對選手的培訓,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及參賽能力,筆者就聽力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
一、聽力內容和要求
聽力部分測試共分為三部分:
1. 短對話部分。這一部分是由兩句話構成的對話,談論的內容主要涉及工作、學習、生活、衛生、交通、環境、科技、娛樂和節假日等話題。這部分內容相對簡單,基本為細節判斷題,能力要求不高,選手基本能理解所聽的內容并選出問題的答案即可。且選項均為圖片形式展現,語速也較慢。
2. 短篇材料。這一部分的對話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都是職業英語教材中所涉及的與職業活動相關的話題,如求職應聘、賓館服務、餐館就餐、汽車修理、購物服務等等。對話雖然篇幅稍長,但內容并不復雜,主要考查學生能否聽懂對話的大意;能否捕捉一些活動安排的細節,并據此進行推理判斷;能否聽出說話人的情感態度等。
3. 長篇材料。這部分聽力材料的篇幅較長,是一段長篇對話或會話,內容仍然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話題。考查的信息涵蓋了全文內容。它對學生的聽力能力要求比較高,囊括了學生對記憶、分析、綜合、理解、推理、判斷和挑選的綜合能力的應用。
二、培訓重點和方法
聽力教學可能是中職英語技能大賽訓練過程中較為艱巨的任務。因為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差,英語對于他們而言,是一門及其難學的課程。一篇初中水平的文章,他們閱讀起來都極其困難,如果聽,那就更難了。針對這種現狀,要想達到目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分階段安排練習。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重視語音、詞匯教學
語音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它是英語教學的第一關。語音階段沒有打好基礎,單詞的讀音就會有困難;而單詞不會讀或讀不準,就直接影響到單詞的記憶和積累;單詞積累的少,聽、說、讀、寫的教學都會受到阻礙。因此,聽的訓練首先要從語音教學開始。語音教學則要先聽音后開口。很多時候,學生語音語調不準,是因為一開始就聽得不夠,聽得不準才導致的。因此,語音教學要先讓學生多聽,多讀,直至準確發音。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重讀弱讀、升調降調的訓練等等,為提高聽力能力打好基礎。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聽、說、讀、寫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詞匯學習的基礎上的,詞匯量的多少是影響聽力理解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教師要加大對于詞匯的教學。可以在實際生活情景中、模擬交際情景中、表演情景中、想象情景中等具體情境中教單詞。這樣,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還有助于學生在實際中對所學的單詞加以應用。
2. 聽力能力訓練
聽力訓練一般分為泛聽和精聽兩種形式。泛聽的重點不在于聽懂多少內容,把握多少重點,而在于語音、語調、語速的感知與適應,從而培養聽感。精聽教學則在于不僅要聽懂大意,還要聽懂細節,精準把握文章主題思想,寫作大意、作者情感態度等等。精聽對聽力技巧的要求比較高,教師要注重技巧的訓練。聽力技巧包括預測、篩選和印證修正。預測即根據上下文、根據對所講內容的背景的了解,根據說話人的語氣、表情、動作等預測所要講的大概內容,聽;聽了上文,便知下文。篩選是指將注意力集中到最關鍵的部分上,而剔除,篩去多余/次要的部分。印證則是通過下文判斷理解的詞句是否正確,不正確即進行修正。
3.學會使用英語的句型和交際模式
大多數中職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僅限于詞匯和語法。他們自然地會在聽得時候將每個單詞和句子翻譯成漢語,或者用詞匯、句型為工具理解意思。對于做不到連續講兩三分鐘英語、即興寫一段英語文字的中職學生而言,用英語進行思維是不可能的,提出這樣的要求也是拔苗助長。最好的辦法是逐漸培養他們從語法結構模式走向交際模式,建立情景的概念,全面理解意思,形成快速反應。這樣,當他們在遇到交際應用型題目時,才能做出準確判斷。
4. 了解文化差異,熟悉西方文化
我國學生聽英語時,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習慣、文化特點、興趣愛好等,常會覺得聽到的材料明明沒有生詞新句,但是卻聽不懂內容。比如,a bowlof cherries,很多同學會理解為“一碗櫻桃”,它真正的含義是“美事,樂事”。這是由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加對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消除由于文化知識的缺乏而造成的聽力理解障礙,從而提高聽力能力。
結束語
總之,通過輔導學生參加中職英語技能大賽的過程,筆者意識到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重要性,意識到提高中職學生的聽力水平已經是勢在必行了。通過參賽,不僅促進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改革與提升也是一種極大的促進。要做好聽力輔導,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
2.《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年
3.《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5.《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職業英語技能賽項規程》,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