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璞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評價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環。新的課標理念中,語文作業評價更多的是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出的情感和態度。怎樣根據語文作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多元化、積極性的評價,值得每位教師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從小學語文作業中運用積極評價方法出發,探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探索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評價方式;積極評價
一、小學語文作業評價現狀分析和積極性評價提出
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教師對作業的評價行為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調控手段。但在實際教學操作過程中卻沒有得到教師的應有重視,以至于在實際語文作業評價中教師評價行為出現了很多問題。經過調查,從筆者任教學校的語文作業評價情況來看,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教師不評價或簡單評價;教師沒有積極評價;批改主體單一。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第四部分“評價建議”中對語文課程評價是這樣解釋的:“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新課程改革一再提倡應該把學生作為主體,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差異性應該得到尊重。但在小學語文作業評價中,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個體差異性也難以得到關注。上述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在語文作業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加重學生對作業“完成任務”的心態,失去了主動思考、主動訂正的積極性。
二、研究的意義、目標與思路
(一)意義:語文老師在糾正作業中的錯誤、指出不足、提出思考與建議的同時,適當運用積極的評價方法,一句贊賞之詞或者一段鞭策之言,甚至就連最簡單的一個問號或感嘆號,都能激勵學生更加認真對待作業。通過運用積極評價方法的實踐,為小學語文作業評價新范式提供一定的借鑒經驗。
(二)目標:一是探索目前小學語文作業評價中的積極評價方法;二是探索適合小學語文作業中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積極評價方法;三是探索積極評價方法在語文作業中的運用策略;四是探索積極評價方法在語文作業中運用的實際作用和意義。
(三)思路:一是關于小學語文作業中運用積極評價方法研究的文獻資料的綜述研究;二是關于小學語文作業中運用積極評價方法的現狀分析;三是關于積極評價方法在語文作業中運用策略的研究;四是關于積極評價方法在語文作業中運用的實際作用和意義的研究。
三、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及語文作業評價特殊性
(一)積極性評價和小學生學習心理特征。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仍然處于了解世界的關鍵時期,其認識對其自身來說是具探索性和陌生性的,他們更加希望受到教師的關注。課堂上爭先恐后的踴躍回答,這種熱情也能將其運營到作業評價之中。教師在學生作業上的積極性評價對他們來說,給學生提供了三個階梯:做出自己的努力,靠勞動取得成果,享受腦力勞動的歡樂,內在地在學生心中產生強大的動力,促使他們不斷奮進。
(二)語文作業評語的特殊性。小學語文作業,尤其是語文和理解題方面,需要啟發學生思維,老師在批改作文和閱讀題,既不能魯莽去批評學生的作業,也不能一味簡單的表揚式批語。應當運用具體性、針對性、個性化的積極性評價語言,給學生清晰明了的建議性、鼓勵性的評價語言,讓學生在評語中受益匪淺。筆者主要在作文(日記)中運用有針對性的評語這種積極的評價方式,日記每天一記,作文一周一篇,班級45個學生的日記和作文每一篇都認真閱讀并寫上有針對性的評價。例如,通過讀小婭同學的日記,了解到這是一個懂事的女孩子,她知道爸爸媽媽掙錢不容易,在媽媽提出要給自己買衣服的時候沒有想著給自己買新衣服,而是想著媽媽,“我還有很多衣服穿,媽媽你給自己買件吧。”才三年級,真讓人動容。筆者在她的日記下面不止批一個“優”的評價,而且寫了一行鼓勵贊賞的話:“小婭真懂事,媽媽聽了你的話應該很欣慰吧,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老師也為你點贊!”由此,每天發日記的時刻是學生最期待的時刻,看到老師的鼓勵,學生忍不住把這種喜悅跟其他人分享。
四、語文作業評價形式和方法初探
一是每個學生的作業都要得“優”。通過學生語文作業的二次批改、甚至多次批改,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此時再給予學生“優”的評價。這種方法適合應用在字詞、古詩的抄寫、默寫上,這種硬性知識點的掌握是必須的,學生可以重新打開書本重新抄寫,直到寫對位置,因此,老師在多次批改學生的作業中要不厭其煩,這樣也能有效讓學生真正糾正錯誤。
二是運用有針對性的評語。多樣化的評價語言要求教師增強作業評價語言的豐富性,讓學生感受到這是專屬為他實際情況而制定的評語。為了讓評語有針對性,教師要記錄學生的點滴進步,評價時指出好在哪里,錯在哪里,用針對性和導向性的語言引導學生,這樣學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師的真誠贊美,真切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三是學生互評。根據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每個班級都劃分學習小組。各學習小組的組長,有負責管理本小組的組員、收集作業以及幫扶其他組員的作用。各組組長和組員要按照制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直至每個小組成員獲得“優”的評級。
四是師徒評價。對一個班級的學生兩兩搭配,構成師徒組合,一個師傅搭配一個徒弟,制定一定的評價標準,分別進行更小范圍的“優”級評價。
五是朝花夕拾——別樣錯題本。在對學生的語文作業評價實踐中,我嘗試引導學生弱化對分數的關注程度,先不進行評分,同時,加強學生對錯題和改錯的重視,讓學生專門制作一個錯題本——朝花夕拾集,拾取散落的知識之花,這時再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
五、問題解決成效分析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三年級語文作業和積極評價方法結合,學生更加珍視每一次的作業和評價,不僅起到幫助學生減輕學業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更成為培養學生知、情、意、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加投入,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班級在爭“優”的向上氛圍中有了更強的凝聚力,班級風氣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鞏固課堂教學方面也更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12).
[3]周奕君.小學高年級語文家庭作業批改的調查研究——以XX小學為例[D].山西師范大學,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