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麗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合作學習在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方面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因此為了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需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將合作學習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針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合作學習的含義,其次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通過分析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促進小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小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應用
語文學科在小學整體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我國教育的基本,其他學科都是以語文學科為基礎開展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進而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情況來看,受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都采用灌輸式教學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合理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合作學習的定義
普遍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指的是基于生生互動的合作學習,這也是世界各國探究的合作學習。本文探討的合作學習也以普遍意義上的合作學習為主,受專家研究角度、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響,目前關于合作學習的定義存在一定的差異,下面就部分典型定義進行分析:
斯萊文是合作學習重要代表,在他看來,合作學習指的是基于小組合作,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并以小組成績為獎勵獲取依據的教學技術;約翰遜兄弟通過分析與探究,得出合作學習即為通過小組激發學生協作活動并達到促進學生共同學習與進步目的的學習;沙倫作為著名博士與教育心理學家,他對合作學習的理解是提高課堂教學作用發揮的諸多方法的總稱,學生學習合作是這些方法特征的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間的合作往往以開展小組活動為主,從某種程度上說,小組具有社會組織單位性質,學生可以通過個人研究或同伴互助進行學習;大學教授嘎斯基認為合作學習即為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異質小組參與學習活動,共同分析與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責任心,從事所需合作與幫助的學習活動;戴維森是著名合作學家,在他看來,合作學習的著重點在于小組共同分析與解決問題,成員能夠面對面進行交流與分享,討論與互助氛圍較為強烈,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王紅玉作為教育學者,他認為合作學習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要求學生分成多個小組,以小組學習為課堂教學主要形式,通過合作性教育與指導培養學生參與異質小組學習活動,從而取得提高學生認知、促進學生情感效果的教學對策體系;王坦是合作學習探究主要代表任務,他對合作學習的理解是引導學生通過異質小組學習產生互助合作意識,進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根據小組整體成績進行獎勵給予的教學對策體系。
縱觀上述定義,國內外學者對合作學習的表達與定義有所不同,但通過分析與整合發現這些定義中存在很多共性內容,比如合作學習強調生生互動,并以此作為教學取向;合作學習肯定學生主體地位,換言之,學生是合作學習的出發點,其中以橫向人際交流互動為主;合作學習要求遵循特定規律與原則。
二、合作學習教學法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合作學習教學法應用過于形式化
現階段,大部分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最普遍的合作學習方式就是小組討論的方式,形式較為單一。由于大部分教師在采用此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內涵,普遍認為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而很多學生在此過程中并沒有對問題進行仔細的討論。同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時也過于形式化,讓學生討論沒有討論價值的內容,最終導致合作學習形式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二)合作學習評價方式過于單一
大部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而評價的具體內容則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開展的,判斷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同時,評價的語言過于單一,過于形式化,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適當轉變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更加利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同時此種方法的使用不僅利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并且語文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按照每個小組4到6個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針對討論結果進行提問。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適當進行小組競爭,進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
(二)注重改進教學方法
在實際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教師教學方法的采用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語文教師在改善教學方法上,首先,需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斷鼓勵以及引導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知識,進而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同時,還需要調動語文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發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效率。其次,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方法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分組之后學生工作的詳細劃分,讓學生能夠明確自身職責。由于小學生處于發展階段,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注重分組的科學性
小學語文課堂中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能力、性格特點等進行合理分組,進而為合作學習方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并且,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盡量避免組內學生個體差異太大,阻礙合作學習積極性的發揮,教師要客觀地對學生進行評價,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組。
例如,在學習《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通讀一遍文章,然后根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點進行分組,每個小組保持4到6個學生。然后讓學生對此篇文章進行討論閱讀,將其中不認識的生字以及不理解的生詞挑出來。在討論之前,教師也可以提出問題:文章中講述的兩個鐵球如何才能夠保證同時落地?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討論,合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課堂教學氛圍,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奠定良好基礎。
四、結語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教學效率,需要語文教師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在應用合作學習方法的過程中,還有利于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能夠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肖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8(04):26-27.
[2]九木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6):182.
[3]梁海霞.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3):170.
[4]周燕芳.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