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談
摘 要:為實現科技強國的建設目標,國家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中央對項目資金管理的改革力度相應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參與國際科技計劃的企業在順沿科技管理改革趨勢的基礎上,也應積極遵照相關的會計核算原則。文章在闡述企業國拔經費會計核算原則的基礎上,對其現狀做出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應對措施。
關鍵詞:國拔;經費;會計核算:現狀;應對措施
新時期下,政府機關對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連續增強,這預示著企事業單位獲得的科研經費將會持續增加。加強對科研經費的會計處理,不同類型的單位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案,其宗旨是提升經費的有效利用率。科研項目已成為企業財務核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對科研項目進度、質量等均形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故而,企業應積極探尋同撥經費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實踐中摸索相應的解除措施。
一、企業國撥經費會計核算的原則
現如今,企業已經成為國家科技汁劃課題任務的主要執行者,在獲得、下撥、支出、選購設備設施、計提折舊國撥經費等環節中,財務會計人員應嚴格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原則,依照國務院、科技部等有關部門頒發的科研資金管理政策體制等,參照企業會計制度與運營業務類型等,對國撥經費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計量與呈現,最大限度地保證國撥經費會計核算的綜合性、連貫性,實現對課題經費的單獨審核、專款專用、明細清楚、類別明確、內容翔實、憑據可靠。
二、企業國撥經費會計核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科研經費預算欠缺合理性
企業在對科研項目經費編制過程中,因為沒有制定以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相關的管理體制,造成經費預算過程中衍生出諸多問題,預算結果欠缺合理性,可能會出現指出與預算之間存在較大偏差的情況。
(二)管理體制存在問題
在企業國撥科研項目現實工作進程中,管理體制不完善、管理手段滯后性顯著等問題較為常見,造成不同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與交流,也沒有結合現實需求細化會計核算工作、優化管理體制,部門間的協同效率整體偏低,這造成同撥經費使用與管理工作混淆,最終影響科研項目的有效利用率。
(三)企業科研項目缺乏有效的過程性監管
當下,針對企業科研項目運行過程的監管,主要是由企業的有關管理部門負責。但是因為相關部門對研發部門的控制與約束力度不足,這造成其對科研項目運行過程監控未能得到研發部門及參與人員的支持與配合,最終造成企業科研項目運行過程的管理流于形式化,難以真正貫徹落實,勢必會影響國撥經費會計核算工作質量。
三、提升企業國撥經費會計核算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提升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
為全面提升企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效率與精確度,保證企業內各個部門間信息溝通的順暢度、有效性是基礎,進而提升信息資源的共享效率,推動科研項目順利運轉。當然,企業財務會計也應與人事部、物流部、生產部等建設良好的聯動關系,協助以上部門樹立主動為經費會計審核工作服務的意識觀念,合理促進科研工作的有效推進。
(二)加大對體制與預算管理的力度
企業應立足于企業發展實況并結合同家相關規范,建設切實可行的科研項目體制,提升對國撥經費會計核算意義的認知水平,建設科學、完善化的科研項目管理機制,以績效考評、經費管理、組織管理等較為常見。因為企業科研項目具備明顯特殊性,故而應加強對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力度。比如,可以在企業內部單獨設立專門管理與監督部門,進而實現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與財務核算過程的有效監管,保證財務支出過程嚴格依照相關規定進行,并精確錄入財務支出過程的相關信息,以經費的支出數額為主,這是提升企業資金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減少或規避核算過程偏差或誤差等事件的發生率,這有益于提升現代企業科研項目運營的成功率。正因如此,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應及時發現與解除經費管理與財務核算工作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科研項目有效運轉進程。
(三)增強對科研項目經費核算過程的監管力度
企業在利用國撥進行科研項目研究工作進程中,應建立健全科研項目經費核算的監管機制。結合當下我國國撥經費會計核算實況,發現我國在人才資源供應上存在不足。為解除以上狀況,我們應將更多的人才整合至信息會計管理行業中,同時將高校本科教育設為著手點,批量化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只有連續繼承與發展產業,才能推動會計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全面提升國撥經費會計核算工作效率。
(四)明確國撥經費支出的所屬范疇
針對國撥經費支出屬于“營業外支出”還是“管理費用”的范疇,現階段我國相關部門尚未做出明確規定。當有企業對國家某項科技計劃申報成功,且獲得國撥經費則提示企業具有承擔科研課題研究的資質與能力,盡管國家能夠為迎合科技創新需求的企業在資金上提供一定支持,但科研項目活動是以企業自身需求與發展戰略為基礎而進行的,這提示不管企業科研項目在開展過程中是否獲得國撥經費,該項目均應按計劃進行,所衍生出的費用需由企業自體承擔。針對國撥經費的用途,國家相關部門做出明確規定,故而其只能作為研發活動支出的一部分,企業在科技項目研究過程中也需要應用自儲資金對項目運行提供支撐,以研發人員的薪資、辦公費用等較為常見。如果利用“營業外支出”去反映科研項目支出,則企業研發活動在現實運營過程中發生的成本費用就會缺少一塊,結構完整性喪失。而若將該部門整合至“營業外收入”的研發支出內.將會抵扣“遞延收益”轉變成“營業外支出”過程中對非頻繁性損益的反映。總之,企業科研項目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支出不管是否獲取到國撥經費均是需要進行的,其與日常經營活動密切相關,而不隸屬于日常經營活動的范疇,也就是說應在“管理費用”中反映出經費的支出狀況,而不在“營業外支出”內表現出來,不是非經常性損益。
四、結束語
在企業科研項目運行過程中,加強國拔經費會計核算是財務核算中的重要一項內容,但是在現實核算工作進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應積極探析問題成因,立足于企業發展實況,推行相應的處理措施,強化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加大對體制與預算管理的力度、增強對科研項目經費核算過程的監管力度,同時對同撥經費支出的所屬范疇有清晰認知。真正提升對同撥經費的有效利用率,推動企業科研項目的持續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代旭.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問題淺析[J].納稅,2019,13(10):216.
[2]廖振平,周民武,韋愛蘭.企業科研經費管理與會計核算規范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 21):87-88.
[3]金麗娜.論提高科研經費會計管理水平的對策[J].現代商業,2018(21):124-125。
[4]姜曉挺.基于會計核算視角談高校科研經費管理[J].現代商業,2018(1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