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紅艷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化及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不斷加快,會計電算化技術得到普遍的應用。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可劃分為三段,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特征?,F階段(普及與提高階段)大多數企業的會計工作均由電算化完成,其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然而我國在會計電算化應用方面還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本文就現階段我國企業在會計電算化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促使會計電算化更好地服務于會計工作。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問題;方案
一、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的重大意義
會計電算化產生于1960年的西方國家。在我國,其發展主要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我國汁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計算機技術的配置成本日益降低,更多的企業開始嘗試使用電算化系統進行會計工作。發展至今,電算化已經成為會計從業人員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其系統性、全面性、便捷性特點已深刻地影響了會計工作。
會計電算化也稱為計算機會汁,是借助計算機信息系統,完成會計工作的過程,主要強調相比傳統會計處理過程中使用工具的差異。會計電算化使得會計過程的精度與效率大幅度提高。相比傳統的手工記賬,電子化的憑證錄入可以同時實現賬務處理的工作,免去人工計算與檢查的過程,極大地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使得會計工作質量更優,時效更高。其次,電算化系統使得會計操作人員的業務處理過程更加流程化,規范化。使得會計工作的規范性得到了根本的保證。
二、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問題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的軟件可分為通用會計核算軟件與專用會計核算軟件。只有少數有實力的大企業聘請專門技術團隊搭建專用會計核算軟件,不僅與企業業務的契合程度高,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然而,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通常使用通用會計核算軟件。企業對系統理解不夠全面、審計人員體系不夠健全、安全防范意識較弱。同時存在軟件本身的缺陷,計算機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對軟件的運行制度以及保密工作存在紕漏,使得會計工作內部控制失效,形成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重大安全隱患。
(二)不同的會計核算軟件記錄的會計信息存在差別
使用不同軟件的公司或部門在進行賬務信息交流、財務數據對接時產生較大的矛盾。會計核算軟件的商業化程度較高,可選擇的軟件較多,各軟件公司給出的會汁系統稍有差別,重要的會計信息就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出來。雙方對接時,難以避免的要投入人力與時問進行系統問的對接工作。財務軟件的混雜,使得缺乏有效的財務數據共享。
(三)管理和會計工作者過度依賴電算化,忽視財務風險
由于電算化技術發展的日益成熟,會計電算化漸漸成了會計工作的常態,取代了傳統手工記賬。管理和會計工作者對會計電算化缺乏足夠的認識,片面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忽視了會計電算化的諸多用處,舍本逐末的現象屢次發生。企業領導者和會計工作者過度依賴會計核算軟件提供的會計信息,從而在決策時忽略企業自身最應重視的相關財務指標,帶給企業不必要的風險與損失。
三、揚長避短,發揮電算化優勢
加強建立并健全會計電算化的相關法規,對軟件發行者做出一定的合規性要求,在網絡安全問題上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企業內部完善會計人員組織架構,形成有制約、成體系的電算化工作人員團隊。有目標、有期限的進行風險預警分析,搭建風險管控體系,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加大財務軟件的開發力度,提高財務軟件的共享性和通用性。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業務發展要求及會計準則對軟件開發者提出設計要求,最高效的應用于企業。在與不同部門或公司開展業務前,對主要相關財務指標進行協商溝通,采取人工處理的方式將信息的不對稱問題提前解決。
企業領導和會計工作者加強對財務知識的學習,形成深層次的理解。擺脫電算化思維方式,從經營目標、財務風險等角度審視企業會計過程。重視傳統財務分析思路,有機的與電算化相結合而服務于企業。要加大企業在電算化系統上的投入,同時重視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培訓有內容、人員有收獲,將電算化系統的操作與本企業對財務工作的核心要求交叉培訓,以此發揮電算化的最大效用。
四、結語
縱觀目前企業的會計業務,幾乎完全使用電算化方式處理。準確度與規范性不斷提升的同時,財務T‘作也因電算化程度過高暴露出諸多問題,需要財務領域與計算機領域的學者、工作者共同思考、共同發力、共同解決。只有這樣電算化才能作為常青樹這樣的角色,推動財務T-作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l]周婷.大數據時代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8( 28):81+84.
[2]陳彥蒙.會計電算化在中小企業實踐中的問題及對策[J].品牌,2015( 12):153-154+156.
[3]黎沛.我國會計電算化現狀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9):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