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愛
【摘要】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開展相應的課堂微實驗。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應的物理知識;通過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物理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科目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本文就課堂微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相關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課堂微實驗 高中物理教學 作用 分析探討
【中圖分類號】 ? G633.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054-01
微實驗簡單來說就是實驗的微型化,通常指的是一些取材方便,操作容易的實驗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不需要精密的設備,操作過程也較簡單。這種實驗可以是教師開展、學生觀察的演示實驗,也可以是學生自主進行、相互配合完成的實驗。
一、在合適的教學環節應用課堂微實驗
課堂微實驗都比較靈活,可以安排在相應的教學環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或將微實驗設置為課堂傳統實驗的補充部分,與傳統實驗進行相互呼應,構成一個有機的教學主體。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教學環節比較枯燥,部分物理知識通過演示的方式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在合適的環節安排微實驗,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發揮更好的教學效果。
舉例:必修一第3章是對力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常見力,以及力的合成分解原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常見的玻璃瓶、銅絲做放大微小形變的演示讓學生認識形變;通過沙子、書本交疊做摩擦力演示;通過小車、塑料板等演示力的合成分解,讓學生認識到力的產生原因、作用效果、合成分解原理。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創新能力。
二、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通過與學生互動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很多學生難以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一般來說教師在進行傳統實驗演示的過程中,很多學生不會參與到實驗的過程中,更不會參與到設計過程中,更多是通過觀察來了解實驗的結果。所以很多學生對于實驗的意圖和過程都是一知半解,教師在實驗的過程中得到的反饋信息都是表面化的。而微實驗由于實驗時間短、效果明顯、方案新穎,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借此機會與學生進行互動,增加學生對實驗方案設計、操作的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
舉例:平拋運動的教學教師可以放棄傳統演示實驗,就地取材用粉筆的運動引入,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展開觀察運動形式、測量運動時間等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進行記錄,讓學生們討論如何記錄運動過程中的信息,采用什么器材和方法記錄,并且在記錄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平拋運動形式,甚至熟悉運用描述運動的公式,從而更好的進行運動這一章節的學習。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課堂微實驗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很多物理概念都比較枯燥,在長時間的學習之后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將課堂微實驗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能使課堂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豐富,通過開展實驗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學習的過程能夠具備足夠的興趣。通過學生動手實驗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舉例:自由落體運動:一種特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直接灌輸概念看似非常節省課堂時間,但直接進行套概念的運算是非常枯燥的,學生很容易走神,也對這個概念沒有學習興趣,導致一知半解,容易出錯。生活中累積的重的物體下落快的前概念也并沒有被糾正。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設計實驗來證明自由落體到底是種什么運動,如采用不同重量、不同體積的粉筆或其他現有的物體觀察下落時間。學生討論設計并實施實驗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會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影響了物體下落的速度,從而更加主動的進行學習。
四、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
開展課堂微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觀察、觸摸等這些都是人體的一種感性認知,物理雖然是一門自然學科,但也需要學生對自然現象的感性認知來分析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微實驗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并且對一些常見的現象進行分析和探討,使其積累更多的知識應用到物理學習中。
舉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一內容就可以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兩個同學手掌相對互相推,兩塊磁鐵互相吸引或排斥等,了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其產生原因以及產生過程中的各種現象存在一個正確的認知。還可以讓學生之間小組合作討論拔河的輸贏如何決定:在課堂上來一次小型的拔河比賽,特意挑選身材力量明顯懸殊的兩隊同學進行,明顯處于弱勢的一隊同學該如何獲取勝利?讓學生認識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和判斷條件,對易錯易混淆概念有清楚的認知。同時使得學生積累相應的經驗和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感性認知,并且對實驗的過程存在一個直觀的感受,使得學生能夠直觀深刻的認識這一概念的本質。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開展課堂微實驗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訓練,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鍛煉學生自身的能力,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等。因為這種實驗比較小,在開展的過程中受到的限制少,具有更多的優勢,可以應用在合適的教學環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開展課堂微實驗的過程中,還可以營造一個更加的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在這種氛圍中更好的學習。
[ 參 ?考 ?文 ?獻 ]
[1]許文文.高中物理仿真實驗與真實實驗的比較[J].物理通報,2019(05):83-85.
[2]秦海霞.課堂小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22):68-69.
[3]孫洋.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D].寧夏大學,2016.
[4]竇衍花. “教學案一體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D].魯東大學,2013.
[5]張冬梅.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的設計方法研究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8.
[6]黃勝勝. 運用實驗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教學設計與實踐
[D].西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