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巨林
摘? 要:化學學科貫穿于高中教育階段始終,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關鍵手段。化學學科學習要求學生樹立學科理念,找到學科核心,逐步提升學科素養。這就要求我們教學工作者在指導學科教學活動的時候,有效作出指導和引導。下文以新課改作為背景,分析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滲透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關鍵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引言:
化學學科具有實踐性和邏輯性等基本特點,我們在指導高中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將理論和實踐教學手段結合起來,著眼于高中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使其逐步具備化學視角。新課程改革要求構建有效的學科課堂,以學生的主體性作為基礎做好教學設計,關注學生的個體學習感受,進而調整教學策略與方法,逐步提升高中化學課程教學質量。
一、更新教學目標,助力核心素養形成
在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學工作者更加關注以考試成績為核心的試卷考試結果,這就導致我們在教學目標制定上缺乏科學把握,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滲透。為了促進高中學生的理論知識豐富和實踐能力培養,在當前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目標制定中,教師就要以理論知識學習作為基礎,借力化學實驗,著眼于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1]。比如說在學習有機化學時,在傳統的教學中,就是讓學生熟記各種官能團的性質以及用途,但是顯然基于新課改的要求,我們的教學目標不能止步于此,而需要結合理論知識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并清晰認識各種有機物的結構以及性質之間的關聯。又比如說,對于每次的考試不要一味地將成績放在第一位。當一場考試下來后,不要只在意分數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將錯題記下來,同時對這種題型進行剖析,保證下次對這類的題目都能解決。錯題總結之后,還要不斷重溫之前的錯題記錄,反復鞏固和記憶,避免學生出現重復錯誤的幾率,這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路徑,也是促進核心素養形成的基礎。
二、構建新的教學內容體系,促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想要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除了需要傳授基礎知識以外,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究意識、能力[2]。在構建新的教學內容體系時,教師需要注意把基礎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學生們如果對化學基礎知識沒有深入的了解,就不會具備化學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就不會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在講解氯氣時,可以給學生們播放化學家貝托雷的生平和經歷,介紹其在進行新鹽的特性研究過程中,受了傷,但是這次受傷并沒有使其放棄研究,在1785年終于研究成功。利用這樣的情境,學生可以感受到化學家貝托雷的無私奉獻精神和毅力,提升自己的學科核心素養,使自己可以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三、注重化學實驗教學,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高中化學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驗有助于學生對化學的感性認知,有助于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并且實驗還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方式,教師可以把實驗教學貫穿到每節課中。在高中時期,學生在探究實驗教學中的自我探究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引導學生們驗證已有的結論是否正確,從而忽略了學生對探究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探究。因此,教師需要指引學生合理地進行實驗,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使學生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加深對化學知識的了解,使實驗教學可以發揮出自身的重要價值[3]。學生在對探究實驗過程和結果有了深入了解以后,可以有效地激起研究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講解苯酚和苯以及乙醇等物質在結構上的區別時,可以將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苯酚濁液中,從產生的現象中可以看出苯酚的弱酸性;利用溴水,加深學生對苯酚取代反應的了解;利用三氯化鐵,加深學生對苯酚顯色反應的了解。然后分析實驗數據,使學生可以深入了解物質的性質和轉化規律,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實驗,有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生相互之間的學習與成長,并且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促進學生思維素養能力提升
化學學科學習本身就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很高要求,因此我們在組織高中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促進有效課堂構建,掌握化學學科中的內在本質,通過了解認識到宏觀與微觀的視角,對事物的認識與探析進行不同層次的思考[4]。培養化學核心素養,提高思維素養是關鍵,是使學生得到飛躍性進展的重要步驟,比如說:對于生活中的任意一個物種,可以是純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它們都可以以不同的狀態以微觀的視角呈現出來,對于《物質的分散系》一章的學習中,能夠對物質的微觀視角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學習這章節之前,對于溶液或者懸濁液、乳液等混合物會統稱為液體,但是學習過后,會發現它們都是由物質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種物質后所形成的,對于鹽水NaCl,在微觀視角中,它是由Na離子和Cl離子反應后生成的一種化合物,通過對物質的微觀進行分析,很容易讓學生了解其反應特征,能夠更加深刻地對這一章節所想要表達展現出的內涵有深刻的體會。當掌握多種化學思維方法后,積極地加以融合有利于學生對化學的整體概念和整體思想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多方面地分析去解決實際性的問題,擁有自主創新的能力。
結束語:
核心素養是新課改時期高中化學教學中,一種新的價值觀體系追求的必然結果。作為教師,應當不斷地改進教學策略,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和反思。因此我們組織高中化學學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致力于構建有效課堂,體現核心素養目標滲透,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化學學科特點。
參考文獻:
[1]林小駒,李躍,沈曉紅等.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5,220(5):178-180,182.
[2]賴琛虹.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22(05):185-186.
[3]張賢金,吳新建.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如何“落地”[J].化學教與學,2016,21(09):117-118.
[4]王和.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與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0):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