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俠
摘要:核心素養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張、合作參與和創新實踐。而學生的培養基本在班級進行。因此,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建立格外重要。它需要強大的班級文化為支撐。這種支撐對學生的熏陶和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個的家,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溫馨。同時豐富班級文化,可以更好的展現學生的生活,增強班級凝聚力,營造濃厚的班級文化氣氛,創造安靜和諧的學習氛圍,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園
關鍵詞:核心素養、班級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一、集群體之力, 營造健康向上環境文化
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三個人在砌墻。有人問,你們在干什么?第一個人沒好氣的說,沒看見嗎,在砌墻。第二個人說:“謝謝”,笑說,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邊干著活兒邊 對她微笑著說,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的城市。十年后,第一個人在另外一個工地上重復以前的工作。第二個成為一名工程師在辦公室里做設計。第三個人已經成為公司的董事長。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在反思,教師怎么當,我們如何把班級建設成學生快樂成長的家園與沃土格外重要。孩子們在一個健康積極的環境里,就會產生積極的想法。其實,對孩子們來說,刻骨銘心的往往不是學科知識,是當年的生活,就這一次活動,甚至是一次經歷。由此我想到了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警示教育,什么是教育,除了知識以外,剩下的就是教育。
教室環境是班級的標志之一。我從一年級開始,就注重班級環境的建設。一年級是孩子們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刻。所以這個時候,集結所有學生的力量,進行班級環境的建設,格外重要。孩子們分階段帶綠色植物,既裝點了教室,美化環境,又鍛煉了孩子們愛護花草樹木的愛心。體會一花一草皆生命,都值得我們尊重。教室有四面墻,我們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每一面墻都發揮它的價值。黑板報每一期都有不同的負責人,集結班級文字、繪畫、創意之能手,展現孩子們的才能。教室的左右兩面墻,一面展示孩子們作品,另一面展示平時優秀的試卷作業。素質教育,考試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能力。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六年級的每一次月考成績都遙遙領先。
二、舉全體師生之智慧,制定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的建立,絕非一朝一夕,更非班主任甚至代課老師一個人的力量,而是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建立。
班級制度文化,主要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體現班級特色,實際情況制定的。
每一學年,我都根據本班級的具體情況及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核心素養,在每一小組內征集意見,班級集體匯總。集體評議,最后加以整理。再發給每一位家長委員會,集通過后以彩色紙張的形式,最后張貼在黑板的右側。制度是自己制定的,所以同學們必須遵守,否則相應的處罰措施必須實施。在班級制度文化中,我建立了完善的班委會制度。無論是班長、班級委員還是小組長,必須切實的負起責任。遇到可以解決的問題怎么辦,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該怎么處理。這一制度的實施,很大程度上,讓學生實現了自己管理自己。
班級制度文化的建立,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把管理學生的問題,交給學生。把管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一種精神,一種能量的認同。通過創設多彩的班級文化產品,開展跨越的關節活動的策劃成立。我在班級建設中與學生鍛煉和成長的空間,必須轉,是自我張揚個性的機會,把班級的管理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和班集體一起成長,這時候的關心改為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學生工作的特點,強調影響很多人,同舟共濟海讓路,百舸爭流千帆進。
三、凝集體之情感,進行班級精神文化的建設。
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班級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是非觀念和價值取向,道德判斷、行為方式等等。我認為,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創新的精神。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積極健康成長。比如,每一次古詩文朗誦,我們都層層選拔,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參與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在其中都得到鍛煉。同時小組計分,并獎勵。在紅領巾五項檢查的中,我的要求是,連續得到五次流動紅旗,獎勵一場電影。這需要所有的孩子在眼睛保健操、廣播操、校服紅領巾的穿戴、路隊、以及班級衛生上進行努力。六年級的下學期,我們班級的孩子表現的非常不錯,拿滿了所有的流動紅旗。在體育比賽中,無論是跳繩、跑步、鉛球、接力、廣播操,同學們更是相互加油鼓勁,每一次比賽,都取得非常優秀的成績。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成了一種無形的力量。
上海一所中學的教育格言是:小學生六年要為學生考慮,30年,甚至要為整個民族考慮300年。我們的教育要培養的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為整個民族的發展而奮斗拼搏。
一個合理的、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讓教育思路更清晰,讓教育活動更系統,讓教育成果更豐益。讓同學們在一個和諧的、友愛的、制度的、凝聚力強的、上進的班級氛圍中,健康成長,奮力拼搏,直掛云帆濟滄海。讓每個人和這間教室締結關系,從中獲得責任感、使命感、成就感。讓我們從這間教室獲取知識、獲得友情、收獲成長、快樂,成長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