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寬
摘要: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的重點科目,數學能力的好壞直接關體現著學生綜合素質。生活情境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相結合,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和概念。其次,數學知識往往來自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利用生活情境法進行教學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應用生活情境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情趣。本文旨在淺析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生活情境法;數學教學;應用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在教學該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不斷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生活情境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可以促進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廣泛思考。
一、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1.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多的就是加減乘除法。另外也有一些基礎、簡單的數字運算以及數字運算的應用題,總之,小學數學階段的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生活情境教學法就是以小學生易理解且直觀的內容來呈現抽象的教學內容,由教師向課堂中注入生活情境中經常出現的事件,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互動、有趣和活潑的課堂氛圍。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的提升。生活情境法可對小學生課堂上一系列問題,如走神小動作等予以有效解決。讓課堂氣氛充滿生機與活力。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思維拓展能力,為了讓學生的這些能力充分發揮,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融入生活情境,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構建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對于學生更好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
2.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對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予以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所在,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更好的應用所學的知識,幫助他們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做出有效解決。將生活情境教掌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那么就很容易攻破與解決應用難題。教師可以將生活情境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并進行積極的計算,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不斷提高。
二、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2.1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促進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需要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多的就是加減乘除,另外也有一些基礎、簡單的數字運算以及數字運算的應用題,總之,小學數學階段的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生活情境教學法就是以小學生易理解且直觀的內容來呈現抽象的教學內容,由教師向課堂中注入生活情境中經常出現的事件,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互動、有趣和活潑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熱情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課前安排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有角的實物,課堂中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實物,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實物有什么共同點,并組織討論、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為切入點創設開放式的活動情境,通過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說一說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對角的認識有形象感知過渡到建立表象的層面,學完這節課后,又組織學生探索生活中角的運用及好處。比如:能收縮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 教師用圖示展現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種形狀的椅子呢為什么等等。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鞏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2.2以生活情境法提高學生知識的理解能力
促進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需要以生活情境法提高學生知識的理解能力。真實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應用能力,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培養真實的情感和態度。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創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以生活情境法提高學生知識的理解能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并解決問題。
例如,在開展“小數乘除法”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置如下生活情境:小明家星期天去購物,在商場中買了很多的東西,學生要幫助小明統計一共花了多少錢。在一般狀況下,商品價格會包含小數位,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了解小數乘除法的相關知識,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數學實踐探究能力。再如,在數學“統計”知識講解過程中,可以針對特定的班級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分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也可以通過其他類似的生活場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給學生一定的啟發,通過有效的情境對話,激發學生的觀察與思考,進而發現存在的各種問題,再根據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究與分析,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掌握能力的根本目的。
2.3拓展生活情境法的實際運用
促進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需要拓展生活情境法的實際運用。小學數學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范圍將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充分開發生活中的教學資源, 拓展生活情境法的實際運用,從而發揮生活情境法在教學中的作用。例如,在人民幣教學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例舉出生活中見到人民幣的例子,然后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匯總學生的答案。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再如,加減法的學習,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將加減法相結合來解決一些數字計算問題,如,20+19,會換算為20+20-1的形式。然而生活情境法的教學中,可以運用買東西找零的情景,更便于學生理解難點知識。在學習克、千克、斤的時候,可以運用生活的實物進行舉例,比如,身邊的書、筆、書包等,再如這些單位的換算,可以用秤進行稱量讓學生對其有真實的體會。
小學數學生活情境的實踐應用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小學數學教師要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以生活情境法提高學生知識的理解能力,要不斷拓展生活情境法的實際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創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并解決數學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彩霞.新課程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2, (04) :77.
[2]劉瑞娟.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全面推進小學數學教學進程[J].學周刊, 2013, (07) :94.
[3]李俊杰.淺談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 2017 (9) .
[4]馬學農.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 2018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