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蘭
提綱:本文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小學數學中游戲活動的設置策略。第一,數學游戲教學法的特性;第二,數學游戲設計內涵;第三,在學生和老師兩個層面上對數學游戲的思考。
摘要:當下,教學方法在不斷地變革,游戲教學的教學方法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在教學的實踐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數學的學科特性是抽象性,而游戲教學十分具體可感,數學的教學活動需要借助這種具體的活動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的。數學游戲要將挑戰性、競賽與合作性、教育性并存,所以設計和實踐起來并不容易,需要不斷深入探索和研討,實現理想的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教學方法
前言:目前,隨著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教育工作者設計了許多教學方法,借助游戲實現學習目標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小學教育是基礎型教育,數學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需要學生們扎實掌握。另外,數學也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課堂上簡單的口語教學難以使學生徹底掌握。所以,探索小學數學中的游戲活動方式十分重要。小學數學中游戲活動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有不少的數學課本配有相關游戲活動,有些也配備有學具,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鍛煉。數學游戲活動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一來就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借助游戲活動教學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比起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有著很大的優勢,前者老師輕松,學生喜愛,后者則教師學生都較為痛苦。數學游戲教學法值得我們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不斷創新和實踐。
一、數學游戲教學法
(一)挑戰性
數學游戲要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挑戰性。當然,這里的挑戰性是基于游戲設計所處在的教學階段,在這一教學階段內要有一定的挑戰性。但絕不能設計的過于困難,學生年齡尚且較小,這樣極其容易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當然也不宜設計的過于簡單,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也是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注意游戲設計的難度要適度,最好不要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1]
(二)競賽性與合作性
數學游戲活動的設計要基于生活實際,必須與實際生活問題高度相似,并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分小組來產生一系列的競賽與合作。競賽的機制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刺激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游戲中每個人是獨立的競爭者,那么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易產生驕傲心態,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就容易產生挫敗感,所以大致按照學習能力來分成小組,以小組為競爭者,可以產生理想的競爭狀態。與此同時,在小組內也產生了合作,每個成員都可以在小組內承擔一定的任務,從而通過合作來實現小組的目標。分小組進行游戲能很好的培養學生們的競爭與合作的意識。
(三)教育性
教育性在游戲活動的設計中必不可少,因為設計游戲活動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實現教學目的。
在數學游戲活動的設計和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必須將教育性擺在基礎地位。設計游戲活動不能偏離教學目標,同樣在實踐中也不能偏離。游戲活動的設計和實踐要以教育性為基礎,提高引領性,提高啟發性。要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游戲的熱情,在游戲中激發學生思考能力,學習和利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再者,好的數學游戲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學生現有的知識無法解決假設問題的時候,學生就會進一步探究探索,或相互合作,以實現學生自己或小組團隊的目標。
二、數學游戲設計內涵
(一)教學活動
從本質上看,數學游戲活動就是一種教學活動。
數學游戲活動是一種趣味性較好的教學活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借助游戲活動,我們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結合本階段內教學目標,設計出恰當的教學游戲,最好能將學生個體的特性融合進去,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游戲熱情、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一般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都很強烈,對于還沒有充分了解的新鮮事物具有極大的熱情,所以一定要抓住這一特點,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進行數學游戲活動。
在數學游戲活動中,如果需要一些相關的學具教具,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先自己“照著葫蘆畫瓢”動手用硬卡片制作出所要學習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然后設計一個“摸卡片猜圖形”小游戲,將學生制作好的圖形卡片放入不透明的箱子,讓學生將手伸入隨機摸取一個然后猜是什么圖形,比賽誰猜的更快。這樣一來,一次游戲活動進行了兩次認識圖形,鞏固了游戲效果,使學生學習到了有關圖形的知識。[2]
(二)教學反思
一個游戲活動如果實施了,那么一定會表現出相應有效的結果和其中存在的不足,教學反思必要而且有用。
教學反思要進行活動層面、學生層面、教師層面三個層面的反思。活動層面的反思就是活動實施的怎么樣,即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是否存在不必要的環節,有哪些效果良好的環節值得推廣,活動實施的完整性怎么樣等。學生層面的反思就是學生在活動中參與的怎么樣,即學生參與度怎么樣,學生游戲熱情怎么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怎么樣,學生個人能力是否達到了提高等。教師層面的反思就是教師將游戲活動組織的怎么樣,即有沒有合理恰當地引導學生參與游戲,是否將游戲活動的節奏控制的合理,在游戲活動中有沒有看到學生的優勢或缺點,是否在游戲活動結束后提高了自己的教學能力、深化自己的相關教學理念等。
三、對數學游戲的思考
(一)學生角度
數學游戲有其特有的趣味性,即便不是在課堂上,在小學階段學生也會玩一些數學游戲,比如“二十四點”游戲,難度更高的還有數獨游戲。小學階段的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充足的求知欲,所以設計開發數學游戲活動一定要把握住學生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來設計數學游戲活動。
游戲對于兒童,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活動,更是一種學習活動。[3]所以數學游戲活動一定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或者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同時不缺乏娛樂性、趣味性。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主體,在數學游戲活動中也是如此。要始終堅持學生在數學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教師角度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是組織游戲活動,控制游戲活動進程和節奏。教師主要起的是引導作用,不能過多的將游戲活動掌控在自己手里,在恰當的時間可以將活動交給學生們自己把握,要敢于放手。
教師在數學游戲活動中要做好引導工作,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不能挫傷學生的好奇心,把握好其中的“度”。[4]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游戲活動是一種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在設計和實踐的過程中要利用好游戲的優勢,與此同時要堅持以學習知識為目的的根本要求。設計和實踐數學游戲活動需要我們長期的探索和不斷地反思總結,同時要結合時代特點,利用好現代教育技術,形成一種成熟完善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馬繼科.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9(6),80.
[2]李沖.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67.
[3]周正文.基于“游戲精神”的數學教學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19(09),65.
[4].謝建英.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