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宇
摘要:在當前的教學改革中,基礎教育是改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受到國家的重視。當前農村和城市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差距,農村小學教學中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影響了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提升,不利于農村兒童的學習和成長。本文結合實際,對當前農村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合適的優化對策,希望可以推動我國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現狀;優化對策
引言
小學教學屬于基礎教學,對兒童的發展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高質量的小學教育可以為兒童的成長打好基礎,有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在進行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農村教學質量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在未來的發展中,國家和當地政府應當正確認識農村小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提升農村教育進行質量。
1農村小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基礎教學設施有待提高
當前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較大,因此,農村小學中基礎教學設施不完善,對于教學工作的進行有著一定的影響。當前國家開始重視農村小學的發展,增加了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投入。但是,農村小學數量多,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教學設備和資金難以滿足農訓小學的需求,部分小學在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學設備缺失的問題,不利于農村小學的進一步發展。除了教學設施的缺乏之外,當前部分偏遠地區的小學中教材以及基本教具也存在缺乏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的發展。同時,我國當前正在推動教學網絡建設,城市中小學一般都開設了計算機網絡課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也有助于教師借助網絡來豐富教學材料。農村小學中計算機設備的數量不足,難以滿足教學和日常使用需求,影響了信息化教育的推廣和發展,不利了農村小學的現代化建設。
1.2缺乏足夠的師資力量
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對教學過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思維發展尚不成熟,學習上依賴于教師的引導和管理,因此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能力發展。在當前農村小學的教學中,師資力量不足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較差,教學環境和生活環境與城市存在較大的差異,影響了教師在農村小學任教的積極性。當前農村小學的教師往往年齡較大,在教學中缺乏現代教學思維,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缺乏直接的影響,教學效果較差。最后,農村小學教師的個人能力較差,且在工作中存在敷衍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對農村小學的發展起著負面影響。
1.3留守兒童以及農村家庭原因
當前農村小學的學生中留守兒童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大,留守兒童數量的不斷增加已經成為我國基層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且留守兒童在學習中由于多方面的問題常會出現學習質量低的問題。當前留守兒童家庭人口組成不利于兒童的學習,留守兒童的監管人主要是家中的老人,其對于學生的學習重視不足,對學生成長過程缺乏足夠的引導監管,造成兒童在學習生活中出現應付的情況,影響了學習質量的提升。留守兒童的家庭結構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進行學習之外還需要進行家務勞動,有些兒童甚至還要承載較為繁重的體力勞動,勞動占用了其大量的時間,直接影響了兒童的學習,久而久之會造成兒童學習積極性的下降。留守兒童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經濟條件不佳,這一問題也直接影響了兒童的學習條件。在許多留守兒童的家庭之下,基本的學習資料以及課外圖書缺乏等問題給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問題,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
2針對如何提升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提出的有效對策
2.1應當對農村小學教育予以足夠的資金支持
農村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城市存在較大的差異,限制了農村小學的教學發展。當前農村小學的教學發展對政府的資金支持有著寄到的依賴,在未來的發展中,政府應當加強資金和物資的支持,結合不同區域中農村小學的發展需求,設計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加強財政投資,完善農村小學中教學物資種類,優化農村小學的基礎設施的完善性,推動農村小學的現代化發展。為了提升農村小學的學生數量,國家應當減免農村小學的學費,增加農村小學學生數量,降低家長在學生學習中的經濟負擔。另外,政府部門應當建立專門的農村小學發展保障制度,保證小學建設財政資金的長期穩定供給,推動農村小學的長期發展,提升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保證農村兒童可以享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2.2通過政策鼓勵廣大教育工作者扎根基層
師資問題是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重要問題,為了提升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提升教師參與到農村教學的積極性,政府和學校可以從如下的幾個方面來提升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第一,政府和學校可以加強對農村教師的關懷,借助政策等來方便農村小學教師的生活和工作,降低農村小學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提升教師參與到農村教學中的積極性,提升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第二,建立完善的農村小學教師培訓機構。當前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素養不足,年齡較大的教師教學思想落后,年輕教師則缺乏教學經驗,為了提升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能力,農村小學和城市小學之間可以進行合作,定期選擇教師進行外派錦繡,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幫助教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優化教學質量。第三,建立考評機制,提升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當前部分農村教師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性,教學工作較為敷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為了改變這一問題,學校可以建立教師考評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針對教學成績好的教師,學校可以進行一定的獎勵,以此來提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優化教學質量。第四,為了提升農村教師質量,政府可以在師范院校中進行宣傳,并優化農村教師的薪資水平,吸引大學生教師的加入,提升農村教學質量,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2.3和家長保持良好溝通,關注留守兒童問題
留守兒童問題是當前農村小學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留守兒童自身對學習的重視不足,家長也缺乏對兒童的管理,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的教師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在家長返鄉時和家長進行充分交流,加強家長對學生日常學習情況的認識,提升家長對于基礎教學重要價值的認識,教師和家長之間充分合作,共同推動留守兒童學習質量的提升,實現農村小學的進一步發展。
結語
農村小學是我國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為農村兒童打好基礎,有助于其未來的學習。針對當前農村小學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政府應當增加資金投入,并設計合理的政策來優化小學的師資力量。同時,小學教師也要加強師生互動,與學生家長配合,共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農村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興乾.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J].甘肅教育,2017(19):21.
[2]楊新義.提高農村偏僻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5(23):223.
[3]覃輝.強化管理,提升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4):144-145.
[4]王官卻.對農村小學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的思考[J].青海教育,2010(Z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