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容
摘要:Photoshop課程是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今學生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技能。所以,確保Photoshop課程的高效性對學生日后的發展,對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提高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本文我們從Photoshop課程的教學方法選擇以及應用入手對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確保Photoshop這一課程的教學價值發揮到最大。
關鍵詞:初中 Photoshop課程 教學效率 演示法 任務法 分層法
在初二年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中,有一部分是“圖像處理”的知識,使用的軟件是photoshop。Photoshop是一款操作性很強、功能強大的圖像處理軟件,想要在有限的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一些基本操作,就必須要提高教學效率。眾所周知,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是影響課堂效率得以提升的關鍵影響因素。必須要通過不同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來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而,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并在學以致用中感受photoshop的存在意義和價值。
1、演示法
演示法可以說是信息技術課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教師通過對某個知識點的演示操作來讓每一位學生都了解到,所以,這是一種常用的且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教學photoshop的相關知識時,我們也可以借助這一方法來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以確保學生在教師的演示操作和講解中對所學的知識有所了解,并在課堂練習中將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演示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時間的把控,不能只顧著滿堂灌,既要顧及教學內容的完整性,也要兼顧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來練習,以鞏固操作,這樣,才能利于學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圖像處理的基本操作”時,我選擇了演示教學法,首先,我借助極域多媒體電子教室向學生演示了“改變圖像尺寸”“調整圖像的角度”“調整局部圖像的角度”“自動調整照片的影調和色調”“手動調整照片的影調和色調”這五部分知識,讓學生先從感官上了解操作后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我想把圖片弄成那樣”的想法,自己動手完成。同時為了確保演示的有效性,我并沒有展示給學生操作流程,而是讓學生在自己操作練習中將這些流程記錄下來,以“調整局部圖像的角度”為例,首先,應該選取一個范圍,然后執行“編輯—變換—旋轉和翻轉”。這樣的操作記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可以將演示教學法的應用價值發揮到最大,課堂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2、任務法
任務法的應用是課改以來常用的一種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該方法可以凸顯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操作和實踐,這樣一來能夠確保Photoshop課程的教學目標順利實現,二來也能確保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有更好地掌握從而達到鍛煉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圖像的合成”時,我使當地應用了任務教學法。首先,我先呈現三個知識任務:
任務一:請你帶著以下三個問題閱讀課本P37-43。
用你自己的語言解釋什么是圖像合成
如何給文字添加背景?
在合成圖的操作過程中,摳圖工具和羽化工具分別起到什么作用?
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提問,檢查學生是否有理解書本上所提及的概念。緊接著拋出第二個任務:參考教材,自主完成課本上的練習——文字與背景的合成、呵護地球。
在任務下達之后,巡視整個教室,及時給予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學生以幫助,并鼓勵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記錄下自己出現錯誤的地方。可見,在這樣的任務完成中,學生不僅可以鍛煉和應用有關圖像合成的相關工具,而且,還能在自主操作以及分析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改進和完善方向,進而,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時,也為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然而我發現,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以所有學生為對象的任務教學法,很難讓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完成任務,經常會出現有的學生很快就做完了,而又的學生到下課鈴聲響了還做不完,雖然通過分組——即每個小組中都有學習能力“優秀”、“中等”和“一般”的學生,可以解決部分課堂上出現的參差不齊的現象,但效果并不完美。因此我想,如果在任務中滲透分層教學法的做法,是不是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任務教學法中滲透分層法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自然也不會有兩個知識接受能力完全一樣的人,而我們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就是為了要滿足全體學生,確保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photoshop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能在掌握知識以及自主操作中找回學習的信心。
例如:在教學“圖像的修補與特效”時,我按照學生信息技術這門課的學習情況分成了三個等級,即“優秀”、“中等”和“一般”,需要說明的是信息技術課上的分組不是以語數英綜合課程的學習好壞來進行劃分的,而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的信息技術課上的學習情況后,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分層的,并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即:
一般生:初步了解仿制圖章工具、修復畫筆工具、了解常用幾種濾鏡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中等生:能夠簡單應用仿制圖章工具、修復畫筆工具以及濾鏡的使用;
優等生:熟練應用仿制圖章工具、修復畫筆工具以及濾鏡;
基于這三層目標的基礎上,我設計并制訂了相應的教學任務,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完成層次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接那個讓100%的學生都能在這個課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至于令學困生感覺課堂練習不會做、做不完而沮喪,也不會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感覺課堂練習太過于簡單而無趣。
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制訂了不同的教學任務,能夠確保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熟練掌握和應用有關圖像的修補與特效的相關功能,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從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極大地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師生合作和交流,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photoshop課堂教學需要恰當地選擇和應用教學方法,通常一堂課中,有可能選擇兩種或是三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不一定拘泥于某一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作為一線教師,要能夠掌握并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更好地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服務。
在一堂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往往也會大相徑庭。我們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所教授內容的特點,希望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綜合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得到鍛煉和提高,最終,為學生基本信息素養的提升打好基礎。這是作為一線教師的我一直在不斷探索中的。
參考文獻
[1]王路朋. 任務驅動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策略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7.
[2]韓燕.論分層教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7(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