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軼
摘 ? 要:“診所式課堂”教學研究以師生身邊的困惑問題為研究內容,以課堂為研究主陣地,以師生的全面發展為研究目標,形成研究針對性很強的模式;通過對“生本課堂”下的困惑問題研究以及“智慧課堂”下的困惑問題研究,在不斷的實踐、總結和提升的過程中,既卓有成效地推動了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又促進了學校制度的完善,提升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診所式課堂;問題研究;教師專業素養;學生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42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36-0024-03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的育人目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重點強調:要強化課堂主陣地的作用,著力解決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堅持把課堂教學作為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主要環節。因此,新時代育人目標的實現和課堂效率提升的關鍵點還在于教師基于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石家莊市第40中學堅持“一切為師生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助推課堂有效性的‘診所式課堂’行動研究為重點,從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入手,促進課堂轉型。在此過程中,學校不僅致力于培育智慧型教師團隊,而且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核心,推動學校的內涵發展。
一、“診所式課堂”教學研究的歷程
課程改革的實施離不開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因此,學校引導教師從教育實踐中找真問題、從先進理論中找支撐點、從教學經驗中找生長點、從課題研究中找升華點,切實把教研和科研緊密結合在一起,推動課改的深入開展,促進課堂的轉型。
在此基礎上,學校從2008年開始,便以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理念開展“生本課堂”改革;2016年開展了“診所式課堂”行動研究;2018年在“診所式課堂”行動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拓展,開展智慧課堂、高效課堂的實踐研究。經過不斷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我們有效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和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生本課堂”問題研究
2008年,學校按照 “先立后破,先試驗后推廣”的基本方針,在部分班級開始嘗試組建生本小組,并按照實踐研究——階段總結——反思提升的步驟進行,主要是以教師和學生們身邊的困惑問題為 “生本課堂”研究的基礎。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首先,教師每周的集體備課以備課組為基本單位,以在“生本課堂”中遇到的問題為研究重點,討論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如何展開再實踐、再討論、再總結。其次,學校以教研組為統領,隔周進行一次困惑問題的教學研究,由教研組匯總問題并根據學科的特點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學、被動記逐漸變為積極探究、大膽展示;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由淺表的模仿到引導、點撥、提煉,并在切中學生學習要點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創新。
(二)“診所式課堂”問題研究
2016年,針對初三年級復習課的單調低效、學生被動等問題,學校在初三年級展開了“診所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診所式課堂”就是把學生遇到的主要問題呈現出來,讓學生自己作為“醫生”進行“診斷”“治療”和實踐檢測。同時,初三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學生困惑問題研究,并以初三復習課堂為基礎開展實踐摸索、總結提升,最終形成了適合初三學生復習的“診所式課堂”教學模式,并在初三年級進行推廣。2017年底,在 “診所式課堂”行動研究的基礎上,基于復習課堂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各學科申報了“診所式課堂”的子課題,并從師生教學中的困惑問題入手,開展了新一輪的研究、探索、實踐。
在“診所式課堂”中,學校采用自上而下的引領和自下而上的校本研究相結合的思路,提出了實行課堂主問題教學的理念,目的是保證教師提供給學生學習的思路要具有合理性和思維含量,保障學生的思維空間。其中,學校對課堂主問題教學的要求是:一,必須圍繞學習目標展開,且要有利于學習目標的實現;二,圍繞學生客觀存在的真問題展開教學,即需要經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實驗等手段才能解決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成員帶領小組成員以學科為單位,根據各個學科的特點,進行了分學科的“診所式課堂”主問題教學的行動研究。每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聽課評課、自我反思、互相學習等途徑,努力探究主問題呈現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如此,不僅使課堂變得更活躍、更高效,而且使學生的主動思考變得更有深度、廣讀。
(三)“智慧課堂”問題研究
“診所式課堂”在實施過程中雖然表現出了極大的優越性,但是在實踐研究的同時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惑,尤其是如何通過大數據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成為急需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為此,學校對“診所式課堂”進行了拓展,展開了 “智慧課堂”的研究?!爸腔壅n堂”就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的分析方式來實現對學生問題的精準確定?!爸腔壅n堂”主要需實現準確分析學生問題、及時診斷課堂教學過程的功能,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對話問診”“點評診斷”的能力。
首先,學校專門成立了“智慧課堂”研究小組,選定五位主講教師和多名助教參加。在每次的教研活動中,研究小組先確定常見問題,然后再將問題分散到各個教研組,最后再由主講教師講解問題解決方案。其次,在課堂上,教師會在課前通過平板電腦提前下發多樣化的預習內容及測試題目,學生做完測試后提交,系統會自動批改生成學情數據,教師可根據數據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組織備課。同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測試結果帶著問題進課堂,并在上課過程中根據教師對主問題設計的結構化問題,配合教師通過搶答、提問、統計、互批等功能提高課堂效率。課后,教師會通過作業平臺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況,并通過教師微課和學生自制微課等形式對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
二、“診所式課堂”教學研究的實際效果
(一)促進學校教學制度的完善
“診所式課堂”行動研究得以生根、發芽并茁壯成長的基石有賴于學校完善的教科研制度。因為無論是什么樣的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都需要有嚴格的制度作為保障。石家莊市第40中學主要通過“三個結合”的制度來推動教育教學的發展,“三個結合”即教研、科研、培訓相結合。
“三個結合”的方式讓教師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同時研究問題,并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對話,用新思路、新方法、新視野發現新天地,進而實現教育智慧的不斷提升。其中,教研主要圍繞教師從教育教學中發現和解決的問題展開討論,并主動反思改進教學;科研主要是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改進教學,進一步解決教研中發現的問題;培訓則是促進教師教科研水平提高的一種途徑,培訓的內容往往是教科研的內容。因此,只有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提升培訓的時效性。
(二)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而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智慧型教師團隊打造的重要途徑就是教育教學研究。在此過程中,石家莊市第40中學從對教師教科研制度的約束到推動師生身邊困惑問題研究再到教師形成自我發展的困惑問題研究,實現了教師專業發展從被動到主動、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近五年,“診所式課堂”行動研究科研課題成果豐碩,其中有9位教師獲全國評優課一等獎,有150多人次在省、市、區各級評優課中獲獎,有80多位教師做講座、上公開課和示范課220余次。“診所式課堂”教學研究,不僅增強了教師的專業自信,而且成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診所式課堂”行動研究使學生的學習觀念和行為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在研究過程中,學生實踐、創新、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學生在小組活動、課堂展示、學校各項活動中表現出了合作、探究、自信、積極、樂觀等的優秀品質。
在“診所式課堂”教學研究的推動下,學校學生在思品學科中設計的個性作業——“墻來了”登上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欄目。同時,還有多名學生在全國中小學綜合素質能力競賽(數學應用與研究、英語閱讀與寫作)中獲得了一等獎。除此之外,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不僅中考成績在全區、全市始終名列前茅,而且每年都會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考入省級示范性高中,同時還有多名學生考入音體美高中特長班。
著名教育改革家麥克爾·富蘭說過:“課程改革不是一張藍圖,而是一個不盡的旅途。”因此,我們還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專業化水平,并繼續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師生的困惑問題研究為突破方式,不斷完善、創新、實踐課堂教學改革,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