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要:當今時代,互聯網技術正在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這就使融媒體的發展態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移動化、社交化的新聞信息傳播。在這一領域中,廣電傳媒必須要面對社交群體性對新聞信息的二次傳播這一特點,進行融媒體傳播形式的創新,以便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為融媒體社交化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
關鍵詞:融媒體;社交化傳播;影響效果;傳播策略
(一)多種社交化傳播路徑齊頭并進
在互聯網時代中,為了增加融媒體社交化傳播效果,新聞媒體行業的變革是必然趨勢。央視新聞等媒體利用其豐富的媒體資源,打造了全媒體矩陣式分布的社交化發展路徑,體現了央視新聞的綜合實力;新華社等媒體則是用自身的傳統公信力和傳播范圍來加深媒體社交傳播印象;央視新聞客戶端加強了用戶的新聞觀看自主性,使用戶能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進行觀看;對于后起之秀的新媒體,如今日頭條,則是利用大數據優勢,從智能新聞推送角度來融入到網絡社交平臺中。以上幾種新聞社交化品牌的打造都是將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優勢與自身的專業技術相融合,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融媒體社交化傳播途徑。
(二)網絡社交平臺的興起
近年來,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崛起,給媒體新聞的傳播形式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多,使融媒體行業不得不加大對社交新聞傳播的改革力度,利用新興的傳播渠道為用戶打造出包括聲音、圖像、短視頻等多種新聞形式。作為如今最興盛的社交傳播媒介,在使用優勢上一方面具有信息發布和使用上的時效性,讓用戶能實時發現社會新現象,另一方面具有社交的新聞傳播雙向性,用戶可以按照自身的喜好程度進行新聞評論,進而對媒體新聞進行傳遞,給傳統媒體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一)用技術創新新聞內容,以質量促進新聞社交化傳播
新聞內容是新聞傳播中的核心力量,只有使新聞內容能一直符合用戶的需求,才能使媒體行業具有更高的行業競爭力。在對社交化的媒體新聞內容進行創新時,首先可以從技術手段入手,對新聞內容的表現形式進行更新,將傳統圖片加文字的新聞表現制作成圖文、影音多角度的融媒體新聞表現形式,如短視頻技術的出現,微信公眾平臺對信息的推送等,都是用優質內容來吸引用戶的重要方式。其次可以從原創內容上入手,加強媒體行業編輯人員的總體素質,保證社交化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和獨特性,只有重視新聞內容的原創,才能使用戶更加信服融媒體企業,提高融媒體社交化的新聞傳播效果。
(二)將融媒體技術與社交圈相結合,用社群擴大新聞品牌
社交化平臺作為新時代融媒體的重要發展方向,在進行新聞信息傳播時,媒體編輯不能只重視信息的發布,還應該深入到社交圈層內,利用好多樣化的融媒體技術,搭建長久發展的社交化新聞傳播通道,然后利用社交群體的活躍性和流動性,對新聞品牌進行有效傳播,進而在增加媒體新聞活力的同時,不斷擴大新聞傳媒的社會影響力。例如在如今火爆的微博平臺上,不少媒體人士就是利用信息傳媒技術對自己發布的內容進行優化,在內容選擇上與用戶生活相接軌,從而形成社交化的信息傳播圈,為媒體人的信息品牌打造提供優質的環境。
(三)借用熱點事件,使融媒體與社交平臺充分融合
人們對熱點事件的關注往往要高于其他事件,利用好熱點關注度,媒體行業往往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也能促進融媒體向社交化、移動化的發展。在熱點事件借用中,媒體行業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對實踐進行多種形式的編輯,首先可以利用網絡制播技術,對原始熱點視頻等資源進行有效處理,可以錄制成短視頻的形式,然后從網絡平臺進行傳播。其次可以從提高新聞質量的角度,對原始音頻信息進行深度還原處理,提高畫面表現的精度和準確性,以此來抓住觀眾的眼球,使媒體行業社交化發展更具優勢。最后,可以讓用戶在社交平臺上對熱點事件進行交流,為媒體新聞編輯做方向指導,使新聞傳播在保證真實性的基礎上更符合用戶的心理特點。
總之,在內容與技術為王的融媒體時代,增加用戶的關注度,提高媒體新聞的傳播活力,都需要融媒體向社交化方向發展,從用戶需求出發,利用先進的融媒體傳播技術,不斷提高媒體社交化新聞傳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