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強
摘要:課堂教學的效率關乎教學的效果,對體育課而言,它的效率不僅關系著教學的質量,也關系著學生的體質健康。高效的體育課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樂于教、學生樂于學,學生自覺參與到體育訓練中,以學生發展需要為著眼點,打造充滿活力的體育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高效;構建
小學體育課程開展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參與到體育訓練之中。當前體育課的主要形式就是室外各種運動,這些內容都需要很強的參與性,才可以實現教學目的,因此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效體育課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體育教師對教法和內容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分析
(一)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陳舊、單一
小學體育課都搭配一定的教材使用,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開展,很少有內容的拓展。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材內容已顯得陳舊、單一,和現代化的體育教學、學生的差異性教學相差較遠。這對體育教師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的創新提出了要求。
(二)小學體育教學的手段單一
體育是一項涉及很多領域的學科,但是就目前的體育教學來看,不少體育教師還執著于體育理論的教學,嚴格按照體育教材進行,注重給學生講解動作的要點而缺乏必要的示范。當下學校都特別重視學生的安全,導致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敢過多地嘗試新的教學方式,認為會帶來教學秩序的混亂,存在學生安全隱患,無法形成濃烈的體育學習氛圍,從而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效率,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小學體育教學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小學體育教師一直處于不夠用的狀態,造成一名體育教師帶多個班級的現狀,因為教學任務比較多,使體育教師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對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能的提升存在忽略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種種原因,學校管理者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對教師的相關培訓和學習沒有給予更多的機會,使教師自身的專業性技能和教學理念無法獲得更好的改善。
二、打造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注重動作示范,提高教學成效
教學規范性是體育教學最重要的要求之一,規范性的教學既是完成高質量教學的需求,也是教師通過展示體育魅力實現體育教學的途徑。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要用專業性的示范教學來贏得學生的尊重,激發他們學習體育運動的興趣。如果教師的體育動作做得非常優雅、規范,不僅會讓小學生折服,而且會讓學生產生模仿的意愿和沖動,并通過相關動作的完美完成增強自信心。同時,教學時可以讓動作規范的學生給其他學生進行示范,獲得成就感,以此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前滾翻”這個動作的教學時,我先做了一套標準的動作給學生看,邊做邊給學生講解動作要領。在接下來的學生訓練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表現得很好,動作也很規范,于是我讓這幾個學生出來為大家做示范,在做動作時我口里打著節拍,同時用“非常好”“非常棒”等激勵性話語進行肯定。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此外,對體育專業術語和提示口令,教師要熟練掌握和運用,這是教學語言的內容之一。要想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教師就要進行精準的語言表達,使學生掌握體育動作的要領和學科的嚴謹性。比如在排球運動的學習中,對涉及的“叉、夾、提、蹬”四大要領動作,我在進行動作示范時做了詳細的講解,讓學生深刻地理解這些詞匯,以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豐富教學手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體育課同樣也是如此,只有讓學生對體育課充滿興趣,才能獲得高效的教學效果。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教學手段單一、內容單調的問題,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法,對小學體育課堂實施教學改革與創新,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順利完成新課改政策下的教學目標。例如,游戲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經常運用游戲法,取得了不錯的實踐經驗。在我的教學中,會根據學生的不同運動素質和興趣,設計一系列的體育運動游戲,像“兩人三足快速接力走”“蒙眼抱球接力”“單人單足跳遠比賽”等運動游戲。在游戲中將體育運動教學內容融合進去,一方面實現了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小學生速度體能、靈敏體能和跳躍體能的鍛煉培養,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發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分組合作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能較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對此,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組織多人體育運動形式,使整個體育課堂充滿活力,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例如在籃球運動教學中,我把學生按照他們的運動能力分為能力均衡的兩組,進而開展“抱球接力”和“運球比賽”的活動教學。第一組學生要抱著球快速地跑動,其他學生傳球,在這樣的運動方式中學生得到了有效的合作,學生之間密切接觸,充滿歡樂的氣氛;而第二組的運動是考核學生掌握的運球技巧如何,需要兩名學生配合,實現有效的運球,以實現默契的合作,讓學生在競爭的氛圍中重溫了技能,鍛煉了學生團體意識和競爭意識。通過這兩項技能的訓練,很好地實現了教學的目的,提升了教學效率。
(四)優化直觀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體育學科的教學特點是教學過程比較依賴教師的示范,所謂“言傳”不如“身教”,恰恰說的就是體育學科。教師在示范過程中,對某個動作重復地進行演示,時間一長,教師的耐心有限,學生也會感到枯燥,進而影響到學習效率。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傳統課堂變得靈活起來,比如常用的微課資源通過視頻形式展示教學中難以理解的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積極地引用微課資源,對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突破,通過點擊視頻來展示動作要領,或者拓寬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授踢毽子這一體育技能時,教師對這一體育技能進行示范時,很多動作要領未必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再者每個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不如展示相關教學視頻來得直觀。于是我將課前準備的微課給學生看,這個微課里,既有動作分解的圖片和要點,還有小片段視頻,向學生展示這個動作的要領:即用足內側互換將毽子踢起,讓膝關節帶動大腿向外翻轉,保持足尖、足跟及支撐腿在一條線上,上體保持正直,兩臂自然下垂,用踝關節帶動小腿向上發力。有些動作學生一次難以掌握,可以將視頻進行多次反復播放,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技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體育課堂對于其心理與生理的發展均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體育教師要構建高效的體育課堂,從而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要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上有所突破,提高學生體育課的積極性,讓學生獲得身體素質提升的同時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獲得全面發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從游戲教學、多媒體技術、規范性教學等不同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塔常偉.關于創建高效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14).
[2]李珉,滕玉.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8).
[3]周潔.怎樣創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學校體育學,2017(7).
[4]塔常偉.關于創建高效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14).
[5]遲名浩.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田徑,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