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益蓮
【摘要】 ?如今在初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屬于對綜合素質展開培養與教育的關鍵時期,而歷史則是構建精神文明、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工具,但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具體應該如何落實德育教育,逐漸變成了歷史教學中的重要難題。基于此,以下針對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展開全面分析,主要從課前、課中、課后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為初中德育教育的實際作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歷史 德育教育 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016-01
在我國教育部門所推出的新課改中明確提出,現代教育需要將重點放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并加強德育教育的開展力度,從而培養所有學生都具有較為良好的品質與素質。而在歷史教學中涵蓋了很多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如:愛國主義、革命理想等,這不僅符合初中歷史的教學要求,也屬于德育教育的開展途徑。因此,相關教師一定要在初中歷史的課前、課中以及課后,徹底將德育教育落實其中,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
一、在初中歷史準備教學前的德育教育
在任何學科開展實際教學之前都需要為教學過程做好準備,這個階段也是開始歷史教學的基礎與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視準備教學前的德育教育。教師在準備教學階段時,一定要明確教材之中的專業內容,從中找到最適合開展德育教育的關鍵點。例如:在初中歷史講到外國的資本主義,對我國展開侵略這一課時,就屬于開展德育教育非常好的關鍵點,可以明確出我國在鴉片戰爭之中的失敗,從而讓學生可以了解只要失敗或落后就會被挨打的道理;并引導學生為了抵御侵略我國而捐軀的愛國人士,使學生了解我國國民為了抵御侵略者的勇氣,從而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加努力,通過現代知識與技術來報答國家。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準備教學前做好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提出,雖然工業革命為我國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也隨之對環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污染與迫害,從而以此來教育所有學生需要對周圍環境抱有愛護心理,并從自身做起,不在公共場合隨意丟棄垃圾等,從而有效培養初中生的綜合素養。
二、在初中歷史開展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課堂是開展初中歷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教學內容與德育教育相互結合,將歷史作為基礎,使學生學習古人是如何學習、做人等。例如:在講到林則徐在虎門硝煙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講述林則徐永遠不會攜帶鴉片,并明確表達到如果鴉片沒有斷絕就一日不回,在這其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后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決定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堅持做到最好;或是我國在面臨內憂外患的階段時,有很多仁人志士為了保衛國家而奮斗,所有人都為了我國家的發展與振興,選擇放棄自身的幸福與家庭,并為國家奉獻自身的青春與時間,在講到這里時,就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心理,并了解到如今自己可以在課堂中安然的學習專業知識,都是無數國人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所換的,如今自己的穩定生活、和諧社會都是這些人所提供的,所以非常來之不易,一定要在今后更加珍惜如今擁有的所有東西。又如:在講到我國歷史長河之中的教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的核心思想時,如孔子所具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神,貝多芬所具備的堅強好學精神,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孔子的核心思想,在未來發展中秉持貝多芬的核心思想,并轉變如今學生對于學習的認知與態度,使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把握時間與時機,不浪費任何學習的機會與可能,將自己塑造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貢獻的專業人才。
三、在初中歷史完成教學后的德育教育
在初中歷史的課后練習與作業,都是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最為基礎的就是可以教導學生在做歷史練習題時,一定要認真讀題與解答,不能抱有敷衍心理進行課后練習,并培養學生構成較為良好的練習習慣。另外,教師在對練習題與作業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加強其中蘊含的思想性,從而在真正意義上發揮出德育教育的主要作用與價值。例如:在課堂之中講完我國開始反侵略這一課之后,要求學生自鴉片戰爭之后的民主革命展開分析,明確出哪條道路屬于近代中國的出路,而處于半封建時代下的中國因為時代與階級的限制,無論是民族還是農民等階級,都無法帶領中國走向勝利,只有共產黨可以引領中國取得改革勝利,因此,如今我國朝向社會主義方向發展是必然的發展選擇,從這其中能夠讓學生了解如果沒有共產黨的話,可能就沒有我國今天的良好發展,而且隨著我國發展的持續加速,也使得學生的日常生活質量更高,從而激發出學生對于共產的仰慕與熱愛之心,并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社會主義的熱愛情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今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之中實現德育教育,有很多方式與方法能夠嘗試與創新,但無論用什么方式方法,都需要將歷史知識的教學作為主要基礎,從而在歷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滲透出德育教學,這樣就可以增加德育教育的說服力。而且教師自身一定要對歷史事件給予一定程度的尊敬,并確保在教學課堂中所講述的專業知識完全準確,這樣學生也能夠對歷史事件做出最為客觀的評價,從而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實現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薛永.淺談初中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J].數碼設計,2017,v.6(11):144-145.
[2]劉恩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揮德育滲透的正能量功效[J].科學中國人,2017(8):279-280.
[3]張牧笛.初中歷史教學與學生德育培養——以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七課《抗擊八國聯軍》為例[J].現代交際,2019,496(2):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