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華
【摘要】 ?多年以來,我國獨特的生育政策使家庭出現了不少自私自利、心胸狹窄、抗擊能力差的接班人,而新時代卻要求高素質人才,因此我們的德育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筆者認為應該把德育教育貫穿孩子的整個生活,下面筆者談談小學生活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
【關鍵詞】 ?小學生 德育教育 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019-01
一、憑借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
我們的教材都是編委精心選擇出來了,本身就結合學生的生活帶有德育內容,因此我們要好好利用教材進行德育教育。如寫景的《草原》《桂林三水》《望廬山瀑布》《日月潭》等文章,作者在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滲透著愛我中華大好河山從而愛我中國之情,我們在教學時要滲透愛國的教育,而在《文天祥》《怒吼吧,黃河》《隱姓埋名三十年》這一篇篇抒發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的文章之中,那種愛國的情感就更強烈了。在學習了《將相和》之《負荊請罪》后,我們要引導學生懂得知錯就要改,才能成就自己和別人的道理。學習《釀》這篇課文的時候要引導學生面對老師的誤會,我們可以坦誠地說出,好好溝通,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指導學生學習《信封里的太陽》這篇文章時要讓學生懂得:自己意識到做錯了,應該及時改正,別人給你下去的臺階,我們要心存感激,而不是死要面子逞強。在《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中,我們要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頑強不屈,好好活下去。學習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我們要滲透學生理解父母關愛兒女有不同形式,盡管自己不喜歡,也要明白對自己成長的作用,盡管很喜歡也有弊端的道理,我們要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一個這樣的老師那里》要引導孩子懂得感恩老師的良苦用心,學會大膽質疑,細心判斷……總之,一篇篇課文就是一項項德育教育的內容,所以我們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注重滲透德育教育。
二、抓住課間出現的各種狀況,進行德育教育
學生課間時間不長,但是他們的生活內容很豐富,出現的狀況也很多,我們必須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進行德育教育,例如,有一天我的一位學生氣沖沖地找到了我,把剛發的考卷攤在我的辦公桌上說:“老師,你多扣了我的分了!”我溫和地對他說:“你先把氣消消慢慢說。”接著他指出他的字寫得比某某的好,扣的分卻比某某的多,他的閱讀題跟答案一樣卻還扣了他1分,他的口語交際那里內容已經是很全面了還扣了他1分。針對他的問題,我告訴他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相對是公平的。要不,你的卷子就不是一分一分的扣,而是整題的分都扣了。今天你的運氣是差一點,回答的不錯,但是還被扣分,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你不應斤斤計較那兩三分,應該把精力放到如何“更上一層樓”上,他聽后點了點頭,但轉頭表示,他人都來到這里了,就給回那幾分吧!我立刻告訴他,我不能給,因為給也沒有用,這是統考,不是班考,我沒有權限,必須找到負責這項工作的領導改才有效。這樣學生就懂得了公平與運氣的關系——公平是必然的,而運氣是偶然的道理和處理問題的一些方法,心中的憤怒也就一下子沒有了。
還有一次,鄰班一位一向把打架當作家常便飯的同學再一次打架,損壞了對方的桌子。當班老師教育他,他非常不服氣,讓他賠償他死活不肯,僵持在那里。之后,我跟他交談起來,后來我告訴他:“任何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負責任的,你賠償不起,就說明你打架的資格都沒有,那就別打啊,又不是別人抓你去打架的。我知道你想從打架中得到快樂,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不快樂上的。你換位思考一下,別人弄壞你的東西,你心里會怎么想?如果損壞東西都不用賠償,那高大的人不是隨心所欲到處打起了架來?大人是不是永遠在打小孩?所以,我們做人是要負責任的。”他一下子恍然大悟,從此以后再也不打架了。
三、家校配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的品德問題的產生與原生家庭的環境和接受的家庭教育關系密切,因此進行德育教育必須從家庭入手,要了解孩子原生家庭的情況,指導家長轉變教子觀念,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因此,家校配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我的方法如下:
(一)成立家長班,定期開課,讓家長明確目標和方法
即借助多媒體手段、情景截錄、PPT等形式,以鮮明的主題,定期召開家長會或者在班群發布的形式使家長逐漸明確小學的德育的目標(內容選自《中國德育求索》《小學德育目標和內容》)存在的問題和教育方法的指導。
(二)教育大討論,群策群力,取長補短
首先讓家長明白,我們這個班就像一家人,家人之間會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大家有什么問題坦誠的說出來,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然后利用班群把孩子的情況反映出來或者讓家長把孩子在家庭的情況變化自由發表出來,大家出謀獻策提出解決方案,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其他人從中自我教育,防微杜漸,取長補短。
(三)成立家委會,開展活動進行品德教育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孩子的品德形成怎樣,只有通過具體的實踐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因此我利用家委會,要求他們有計劃有步驟地圍繞一個個主題組織活動,活動范圍可大可小,可聯系當地的社會福利機構,志愿者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社會資源,讓孩子在實踐中展示自己,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四、利用信息技術整合社會資源進行德育教育
社會紛繁復雜,每天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候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發生,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可不能讓他白白的發生。我們應該充分地從攝影、新聞報紙、廣播網絡、各種平臺、評論區等等地方整合資料,制作課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懂得前車之鑒,學會引他山之石化為玉。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厚德才能載物”,總之,小學的德育教育要貫穿整個小學生活,我們必須運用課堂課后,家庭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我們的學生茁壯成長,人品更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