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杰 楊成根
摘要: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及心理特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表達與交往能力四方面入手。并以此為根基,探討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切實有效的培養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關鍵詞: 小學生 能力 勞動 綜合實踐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1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勞動教育要有效開展起來;從今年起要狠抓勞動教育;要推進教育法修訂,將“勞”納入教育方針;要加強引導,將動手實踐內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對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的督導評估中。
雙中實驗校附小生態課程體系劃分為國家地方學科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全員走班選修課程、健全人格德育課程。附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附小課生態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雙中實驗校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探索生態教育理念和附小學子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系統構建校本綜合實踐課程的主題序列,全面推進綜合實踐課程的常態實施。
一學年來,附小綜合實踐課題組按照: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方案、活動過程、活動評價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五要素,在校本開發和常態實施的實踐中構建了獨具附小生態教育特色的生活家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以指向培育附小學子的核心素養為課程總目標,確立了“培養學生具有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合作、綜合應用、實踐創新、個性發展”的課程分目標,并細化為若干要點,分年段達成;堅持“課題化開發、課程化推進、序列化主題、全員化參與、自主化選擇、常態化實施、多元化評價”的校本開發思路,成立了三級課題組,根據“三段六環”的課程實施策略,以“體驗——以身體之”、“體悟——以心悟之”、“體認——價值認同”、“體行——知行合一”為實施途徑,開展以針對學生活動過程表現性評價和以寫實記錄為基礎的綜合素質評價為內容的課程評價,做到課時保障、資源保障、師資保障和經費保障。如圖:
針對目前只有1-3年級的現狀,附小綜合實踐課題組分年級開展了生活家政服務類綜合實踐活動:一年級以系紅領巾和掃地為主題,二年級以疊衣服和整理抽屜為主題,三年級以整理書桌和衣柜為主題。如圖:
通過一學年來的生活家政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培養了孩子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
觀察力即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是一種特殊的感知水平。培養小學生敏銳的觀察力,首先要為學生創設合理有趣的情境;其次向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及任務,然后再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最后歸納總結觀察的結果。
只有通過總結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或者有哪些地方還存在著疑問需要老師指導幫助,這樣才能真正培養的觀察能力。
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并非知識水平的高低。因此,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校綜合實踐課題組開展了《我是整理小能手》綜合實踐活動。目的就是培養還是們遇到困難積極解決的能力。
在《我是整理小能手》綜合實踐活動中,老師們以情景模擬的形式出示了,臟亂差的抽屜和房間。老師提問學生,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們會怎么辦?原地抱怨還是自己解決呢?接著,老師通過現場教孩子們整理抽屜,模擬教學整理衣柜等方法,教授孩子們整理的方法。
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開展了《我會疊衣服》的生活家政類綜合實踐活動。
在《我會疊衣服》家政服務類綜合實踐活動中,需要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具體的操作。比如:根據衣服的種類對衣服進行分類、各種類型的衣服如何疊?這種基本的動手操作能力是學生所必備的。為學生創設親自動手的情景,并對其操作進行方法的指導,當學生取得進步時,及時給予鼓勵,長此以往,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定會有顯著提高。
四、培養學生表達與交往的能力
交往能力離不開表達能力,表達是培養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手段,交往與表達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與交往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教給學生表達與交往的技巧,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與交往的能力。如抑揚頓挫的語調、字正腔圓的吐字、聲音洪亮的發音、快慢適當的語速、自然大方的態勢語、自信飽滿的情緒等等都能給表達與交往增光添彩。
五、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小學生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主體,是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但是,目前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學生作為活動主體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家長不重視,很多家長仍然停留在“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高”的理念中,使活動不能順利地進行,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不能得到體現。
綜合實踐能力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得以全面發展的標準之一,是為學生打開思路和心靈窗戶的有利方法,也是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徑。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實際效果出發,選取適合學生的內容及方式,安排切實可行的計劃。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實踐能力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從學科教學中慢慢轉移到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來,讓孩子的能力能夠從小就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Z],2017.
[2] [美] 霍華德·加德納.智能的結構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77.
[3] 田景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6 (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