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俠
摘要: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是以生本理念為核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差異性,保證教學的實效性,促進綜合素養的培養。互助式教學的是以學生為核心,借助分組讓學生互相幫助,實現相互促進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彌補學生能力和基礎上的不足,使自主學習有效地進行,提高教學質量。在應用的策略上,教師需要做充足的準備工作,并在過程中做積極的引導,使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激發,有思想上的碰撞,從而就能在知識的學習中有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互助式教學;高中數學;課堂;應用意義;策略
一、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用互助式教學的意義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都是以具體的知識講解為方法,教學效果比較差,而且學生之間的差異決定了知識的理解學習和能力成長上有一定的區別,不能做有效的自主學習。隨著生本理念在教學中的落實,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需要開展互助式教學,以此來彌補學生之間的差異,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互助式教學的應用可以有效活躍課堂的氛圍。學生在小組中有綜合能力的互補,就會基于理解和認識上的差異做討論和交流,肯定會有彼此之間的合作和辯證,這樣就能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發展。不同于單人的自主學習,互助式教學的應用讓學生之間有了相互之間的合作,通過能力上的互補肯定可以提高知識理解的正確性和效率,可以推進高效學習的進行。而且學生在互助教學中會有思維的交互,融入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數學轉化思想、數形思想等思想上都能得到發展,并可以獲得核心素養的提升,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得到共同發展。
二、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一定的特殊性,知識學習難度大,而且學生之間的差異較為明顯,所以在互助教學的應用策略上,需要分成應用準備和具體的過程引導兩個部分,保證互助式教學的應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互助式教學的應用準備
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分組和內容設計的準備工作。互助分組不同于合作學習中的分組,不是每次應用都需要做分組,要建立穩定的小組人員結構。在分組上,需要從學生的性別、學習能力、基礎知識、表達能力等做多方面的考慮,讓每個小組有相互之間的互補,形成一個整體,可以做有效的互動學習。穩定的分組是互助式教學有效應用的基礎,在分組標準上教師可以依據學生上學期的表現,以形成性評價做參考。
分組之后還需要在教學內容上做設計,保證學生互助學習的有效開展。在內容設計上要避免學生互助學習無法有效完成,適當做互助過程的引導,還要注意內容呈現上不易有過多的分歧,造成互助小組不能形成統一的理解認知,影響互動的有效進行。
(二)互助式教學的過程引導
互助式教學的應用過程需要引導教學有效進行,使小組學習能夠做主動性質的學習,完成有效的理解和分析。首先,針對高中學生的興趣差異,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以具體的知識應用或者學生的學習認識為資源,使學生產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并在興趣下主動地探究,建立互助學習的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互助式教學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教學效果,營造活躍的探究學習范圍,促進數學思想和素養的提升,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在具體的應用策略實施上,教師要把握穩定分組,針對互助式教學做教學內容的設計,而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做興趣和理解認識上的激發,指明學習目標,組織討論結果,帶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開展,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上的提升。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徐斐.淺談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