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寧
摘 要:本文主要簡單的介紹了播音主持教學中口語表達風格形成與氣質的關系,通過對現階段播音主持教學中口語表達風格形成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來探討把握氣質,形成口語表達風格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播音主持口語表達教學水平,提升播音主持人的氣質,形成獨有的口語表達風格,成為高素質、專業強的優秀播音人員,從而保障播音主持教學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符合要求的播音人員。
關鍵詞:播音主持;教學;口語表達;風格形成;氣質
口語表達是播音主持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關系著播音主持人員的語言素質,還影響著信息的傳遞,是考核播音主持人員的專業指標之一,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每一個播音主持人都應當有其自身的風格,形成其口語表達風格的前提是擁有較高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自然形成適合于自己的風格,以達到口語表達教學目的。口語表達風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事情,其與播音主持人員自身的價值觀念、生活經歷、思維方式等密切相關,除了基礎的語言表達知識講解和培訓之外,還需要從個人氣質上來加以提升。在進行播音主持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據此來引導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口語表達風格。
一、播音主持教學中口語表達風格形成與氣質的關系
優秀的播音主持人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在自身專業水平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展現與眾不同的印記。像當前中央主持人中的白巖松、撒貝寧、朱廣權、董卿和康輝,都被人們熟知,正是因為他們有著其自身不可磨滅的主持風格及睿智的口語表達,使其收獲頗多,成為備受人們青睞的播音主持人。口語表達風格的形成,受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雙方面的影響,客觀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社會風氣、時代背景,而主觀因素則有審美、個人修養和素質,個性特征等等。一個人所呈現出來的風格,尤其是其口語表達風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一個人。對于播音主持人員來說,成熟的口語表達風格,使其職業發展中的極大助力。
在播音主持口語表達教學過程中,受素質教育改革的影響,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語言素質培養,在理論知識教學上有著不錯的成效,學生口語表達的流程性比較好,清晰度也比較高,能夠清楚地通過語言傳遞出相關信息,但缺乏特色,中規中矩沒有突破。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親身經歷不夠豐富,對生活的感悟不深,在文化程度和藝術修養上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以致于其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時候,不夠成熟,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進行播音主持口語表達練習的時候,學生常常會模仿自己所喜歡的主持人的口語表達風格,去嘗試模仿其他主持人的語調、語速、措辭等,雖然最初的學習都從模仿開始,但沒有自己風格的口語表達并不能算優秀[1]。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學生對口語表達風格的理解不夠深入,存在偏差,僅是從形式上進行模仿,卻并未內部去提升自己的氣質。
播音主持人員的口語表達風格與其自身氣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幫助學生找到符合自己的氣質,并抓住自身獨特性,了解氣質和口語表達風格之間的關系,才能真正挖掘出自己的口語表達潛能。獨有的口語表達風格,應當基于學生的個人氣質。一方面,學生要熟知自己的氣質。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氣質不僅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也能經過后期培養而成。不同的氣質所呈現出來的特點夜有所不同,使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2]。比如說對于粘液質氣質的人來說,其整體情緒都比較平淡,在思維上十分活躍,能夠考慮到細節問題,屬于內剛外柔型;而膽汁質氣質的人,十分熱情率真,做事果敢,執行力較強。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人都屬于混合型氣質,很少有完全只具有一種氣質特征的人[3]。
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形成其風格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先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觀察自己的日常行為,對照氣質類型的特征來發現自己的特點,找到屬于自己的氣質,并深刻分析此種類型氣質背后的涵義和特點,找到差異點,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模仿和訓練,以使其訓練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比如說,像血質氣質的學生,可以模仿一些娛樂節目主持人的表演風格,學習其對舞臺的掌控和張揚的語言表達;而一個內斂的粘液質氣質學生,則可以學習央視新聞主播的口語表達方式,學習其嚴肅而深沉的語言表述,以及平穩的語速和突出重點的語調。當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氣質之后,還應當去了解自己的氣質特點,每一種類型的氣質都有其優勢和劣勢,無所謂孰好孰不好,只有找準符合自己氣質的口語表達方式,才能通過不斷地訓練和積累來形成屬于自己的口語表達風格。
二、現階段播音主持教學中口語表達風格形成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自信心
現階段,在播音主持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風格這一環節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其中最為普遍的便是學生缺乏自信心。優秀而成熟的播音主持人,當其站在自己的崗位或是舞臺中的時候,便會自帶氣場,呈現出自信的狀態,無論是播報新聞稿,還是面對即興挑戰,其都能應對自如。這不僅是因為其有著專業的知識基底,更是因為其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新主持人在這一點上就有所欠缺。而與新主持人一樣的便是學生,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時候,大多數都顯得不太自信,以致于口腔沒有打開,聲音和姿態都有所不足,未能流暢的表達出所要傳遞的信息和表達的情感,與觀眾無互動,無法引發共鳴。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不夠,缺乏理論指導;二是學生對自己不夠了解,未能找到適合自身氣質的口語表達方式,以致于其在舞臺表現上十分緊張,缺乏經驗,沒能做到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短處[4]。
(二)盲目模仿
在播音主持口語表達教學過程中,模仿是一項較為常用的教學方式,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應用此種教學方法的時候,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學生過于盲目的模仿,只能學到表面,卻無法學到真正的內涵之處,更影響了學生個人口語表達風格的形成。教師雖然鼓勵學生樹立榜樣,學習優秀的播音主持人,但卻并未引導學生選擇適合于自身氣質特點的榜樣來學習,這就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學習缺乏針對性[5]。而且在模仿的過程中未能把握住適度原則,導致學生的模仿僅停留于模仿階段,并未從模仿的過程中探尋出適合自己的口語表達方式和風格。另外,學生對自身氣質類型的了解不夠,沒有針對自己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表達形式,在訓練過程中忽視了自己的個人特色。
三、把握氣質,形成口語表達風格的有效教學措施
(一)把握氣質特點,發揮其優勢
語言的風格多種多樣,有些人的語言細膩溫柔,有些人的語言犀利,直擊痛點;有些人的語言幽默風趣,有些人的語言嚴謹理性。無論是哪一種語言風格,都只是一種語言的表現形式,而其內在體現的是語言表達者的思想,是其思維方式的體現,也體現了語言表達者的情感。基于此,在進行播音主持口語表達風格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抓住不同風格的表現形式,與此同時還要結合氣質特征中的優勢之處,對其好的方面進行優化,突出氣質中的特點,以為口語表達風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人受環境、文化水平和思維的不同,其所呈現出的個性特點也就有所不同,在語言表達上也有著相應的氣質特征。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其職責便是通過自己的思維判斷和分析,來將獲得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和篩選,傳播于大眾。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保障學生的專業能力,應當在進行口語表達能力教學的時候,基于實際語言環境,結合學生的氣質特點,來加強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6]。例如,對于多血質氣質類型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其好奇心,以及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和較好的形象思維,來進行針對性訓練。讓其多關注于社會時事新聞,尋找感興趣的點不斷地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質,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系性,發揮出其想象力。可采用的方式如下:一是選擇某一事物,然后用語言描述出此事物的不同用途;二是給學生一個關鍵詞,讓其根據所提供的關鍵詞來描述一個故事;三是提供一篇新聞材料,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這件事所帶來的思考。對于粘液質氣質的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訓練的時候,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利用其善于思考的特點,來鼓勵其多閱讀多思考,并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深入的理論性學習,開展良好的思維深度培訓,使其能夠透過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質,鍛煉學生的邏輯性[7]。
除了思維訓練之外,口語表達能力中的情感表達也十分重要。人們對一個事物的判斷和態度,不僅能從思想上體現,還與之情感密切相關。作為播音主持人員來說,其在進行口語表達的過程中,應當自然地表現出想要展示的情感,讓觀眾和聽眾受之感染,引發情感傷的共鳴。通常情況下,相較于其他氣質類型的人來說,多血質和膽汁質氣質的人,在情感表達上要更為強烈,具有明顯的外部特征。為使其情感表達流暢,學生在進行情感表達訓練的時候,應當結合自身氣質特點,來選擇適宜的表達方式,找準自己的語言風格。例如,具有膽汁質氣質的人,由于其情緒飽滿,在進行情感表達訓練的時候,可以朝著率真、真誠的風格發展;具有粘液質氣質的人,由于其十分理性和穩重,在訓練的時候可強化其客觀性,提高其可信度。
口語表達培訓,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語言表達,其需要從情感、思維等方面去改善,是綜合能力的體現。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特有的語言表達習慣,擁有屬于自己的詞匯庫,掌握一定的語言修辭方式,作為教師除了基本的語言表達訓練外,更應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強化學生的情感表達,采用科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積累經驗,重視語調、語速、語氣等各方面的教學,在尊重學生本身語言表達習慣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強化優勢,彌補劣勢,從而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二)發揮榜樣作用
在播音主持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為學生樹立一個令其尊敬和崇拜的榜樣,并向其發展。教師可在引導學生找到符合自身氣質的類型后,選擇當前熒屏上與之氣質相近的優秀播音主持人,作為學習的榜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8]。比如說,體育類節目的播音主持人,比較適合具有膽汁質氣質的學生學習,能夠從中學習活躍氣氛的口語表達方式,學會調動觀眾的情緒;娛樂類節目主持人,則適合多血質氣質學生學習,能從中學習其機智的反應能力,以及良好的控場技術;法治財經類的播音主持人,則適合于粘液質學生學習,可使其不斷地強化自己的邏輯性,學習沉穩而可靠的語言表達方式;情感類節目主持人則適合于抑郁氣質學生的學習,能使其充分展現自身細膩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形成獨特的口語表達風格。
當學生確定一個與之氣質相近的學習榜樣之后,便可以針對性地去研究其在主持過程中的口語表達風格,摸索適合自己的口語表達方式。不同的傳播媒介和不同的語言環境,亦或是不同的節目風格,在口語表達上都有所不同。這考驗著播音主持人對整個環境的把控,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口語表達方式,用適宜的表達風格來進行主持。學生只有明確何為適度把控風格,才不會盲目地模仿榜樣的語言表達風格,才能具有大局觀,既流暢、完整和準確地表達出所要傳遞的信息,又帶有自身獨特的風格和氣質。除了要學習榜樣的口語表達技巧之外,還應當學習榜樣身上的優秀品質,以促使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練習的時候,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提高藝術修養,積累人格魅力。
結束語
在播音主持教學中,口語表達培訓是其中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僅是教授學生基礎的口語表達方法和技巧遠遠不夠,其需要引導學生形成個人口語表達風格,找到適宜自己的口語表達方式,如此才能向優秀播音主持人邁進。口語表達風格的形成,離不開個人氣質類型。學生應當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氣質類型特征,并據此來開展針對性的口語表達訓練,樹立一個與自身氣質相近的播音主持人作為自己的榜樣,適度模仿其表達形式,學習榜樣的優秀品質,提升自身素養,以保障播音主持教學質量。另外,學生口語表達風格的形成,除了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外,還需要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閱歷,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具備較高的情感表達技巧。
參考文獻
[1]余青陽.淺談播音主持人主持風格的形成與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7(5)
[2]付焱.播音主持專業教學實踐中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J].長江叢刊,2017(13):211-211.
[3]張開.關于播音主持的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的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7(10):158.
[4]吳鳳芹.關于播音主持人主持風格的形成與創新[J].健康周刊,2017(12)
[5]黃從慧.關于播音主持人主持風格的形成與創新[J].新聞傳播,2017(08):113+115.
[6]孫晨,余樂.淺談即興口語表達在播音主持專業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5(19):261.
[7]田青.播音主持專業即興口語表達課程教學方法探索[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
[8]顏景志.淺析播音主持人主持風格的形成與創新[J].新聞傳播,2016,No.279(0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