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華
摘 要: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專業化的幼兒教師,鋼琴課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技能課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增強學生的學前專業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鋼琴基礎、伴奏彈唱是一名學前教育教師所必須具備的職業技能。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扎實的鋼琴彈奏基本功,更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論文就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理念和模式創新進行初探,加強合作教學、個別教學、分層教學等教學模式的運用,對于促進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推進具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教育理念;教學方式
幼兒階段是下一代成長為祖國棟梁的基礎階段,幼兒教師承擔著幼兒啟蒙老師的重要責任。因此,幼兒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必須過硬,鋼琴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是學生走上幼兒教師崗位后必備的一項技能。近年來,隨著學前教育專業人數的增加,傳統的一對一鋼琴教學顯然不能滿足當前教學的需求,而集體大課又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認識到中職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教學改革,是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重要性
鋼琴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一門基礎的專業技能課程,是每一個學前教育學生作為預備學前教師所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之一。學前教育的鋼琴基礎課程并非要求學生達到音樂專業的演奏水平,而是基于幼兒教師基本專業要求之下掌握嫻熟的鋼琴技巧,培養學生彈唱的基本能力,掌握正確的鋼琴彈奏方法,接觸不同風格的鋼琴音樂作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音樂作品帶來的藝術美感,最終使得學生綜合音樂素養得到提升。同時幫助學生感知不同的音樂形象,提高學生識譜、讀譜能力,以及對于音樂的記憶力。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二、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
中職院校與高等職業院校相比,其自身的教師資源和學生生源有明顯的特點,中職院校不可能實現對學生的一對一教學。首先,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鋼琴絕大部分是零基礎,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前沒有接觸過專業的鋼琴教育,并且學生大多以初中畢業生為主,學生的音樂基礎相對較為薄弱,沒有接觸過系統的訓練,導致鋼琴教學面臨較大挑戰。其次,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許多學生在學習鋼琴時,會持有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心態,不重視鋼琴基礎知識的掌握,尋求鋼琴學習的捷徑,追求鋼琴學習的速度,導致學生的鋼琴基礎能力相對較差。并且還有一些學生沒有意識到鋼琴演奏基本規律的重要性,在彈奏時,常會出現左右手不協調情況,無法掌握鋼琴演奏的韻律,節奏感不強,導致鋼琴演奏的效果不好,學生挫敗感頻現,對鋼琴學習失去興趣。
三、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提高學習積極性
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應重視師生的交流與互動。由于學生來自不同地區,接受的啟蒙教育不盡相同,所以在個人音樂素質、生理條件、反應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且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鋼琴基礎。所以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堅持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
教學開始前,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以便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教學難度,雖然學生的基礎不一樣,但教師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能使一個學生掉隊。對于基礎差或者是對鋼琴興趣不高的學生,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首先使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其次,再對學生的演奏技巧加強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并督促其課下加強練習。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一對一”的指導方法,適當提高難度。對于教學內容的安排,要突出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多學習由兒童歌曲改編的鋼琴曲,這樣能使樂曲彈奏的難度降下來,又能使學生保持較高的熱情。
(二)激發興趣,加強實踐鍛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他們對鋼琴教育的興趣,要使教學形式多樣化,不僅要有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和示范,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一些小型音樂會、兒歌演奏比賽等,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總之,教師要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課下加強實踐鍛煉,學生鋼琴技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靠課下實踐鍛煉。
(三)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教學應采取集體教學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課堂上可實施講練結合、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課外再加強實訓,這樣能大力提高學前專業大學生的全面音樂素質。因此,鋼琴小組課的模式非常值得借鑒。
鋼琴小組課教學的優點
鋼琴小組課是援引國外音樂院校較為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適用于人數較多的鋼琴課堂教學。學生以小組形式劃分,第一,有利于調動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生在相互交流與討論中拓展知識,完善自我。
以小組課教學模式加強學生鋼琴演奏基本功的訓練鋼琴課程是一門非常重視實踐能力的課程,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注重對學生鋼琴演奏基本功的訓練。由于每個學生學齡不同,接受能力有異,所以學生的演奏水平也會參差不齊,這就給教學帶來了無形的困難。但在現在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的演奏水平來進行小組分類,對不同程度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鋼琴演奏基本功的訓練,進而做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小組課教學模式改變了舊式教學的枯燥性,使學生在相互對比、糾錯的學習方式下,逐步提高基本功演奏能力,在輕松地氛圍下體會到共同學習的快樂。
總之,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教學中,如果教師注重對學生鋼琴基礎的正確分析和把握,注重對學生學習鋼琴興趣的激發和對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以及學校對鋼琴教學的支持,便為提高鋼琴課教學效果提供了基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