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燕開
【摘要】 ?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人才必備素質。可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多么重要。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激發興趣調動口語交際熱情以及加強訓練闡述如何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 ?口語交際能力 訓練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105-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可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師不容推卸的重任。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激發口語交際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事情有興趣才會有行動的自覺性。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也不例外,只有激發了興趣,才能激發行動的自覺性。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激發興趣。
(一)設境激趣
李吉林老師說過:“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根據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創設情境,能讓兒童從感受、體驗形象開始。兒童在感受體驗形象同時和語言之間就會建立相應的聯系,就會使詞語與形象溝通起來。與此同時,語言也必然隨之發展。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首先,運用教學媒體,是創設情境的重要手段,其他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其次,通過實物展示創設情境。具體直觀的東西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還可以開展各式各樣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把表演、游戲、講故事、猜謎激趣、角色扮演等引進課堂,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語言環境,提高口語交際的興趣。
(二)榜樣激勵
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國外的研究發現,一位一年級的教師如果能向學生作隨時隨地的口語表達示范,那么他的學生三個月內就會有喜人的成績。所以,教師要求學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首先必須在自己的表達上下功夫,提高自身說話質量。再者,任何一種技巧的傳授,往往也是從示范開始的,模仿是學習者一種非常重要的內在動機,做出樣子給學生看,讓他們學,常常是最為有效的指導。如我進行口語交際《我是小小推銷員》的教學時,我拿來幾種產品,向學生示范產品推銷,然后讓學生也模仿我,試著向同學推銷一種產品,學生竟模仿得有板有眼。
二、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一)利用好“口語交際”課
口語交際課是培養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主陣地。教師應充分發揮“口語交際”的作用,教學時力求全員參與,結合不同內容開展小組討論、辯論賽,課本劇,小記者采訪等活動,調動每位學生的表達欲望。如我在執教五年級的口語交際《聊聊熱門話題》,讓學生充當小記者分組互相采訪,學生熱情高漲,互動熱烈;在執教《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通過讓學生看一些名著精彩片段激發表演欲望,學生躍躍欲試。
在口語交際課上,首先,創設輕松和諧的氛圍是有效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前提。其次,教師要做好引導學生評議,使口語交際訓練得到提升。在口語交際課中,教師還應重視引導學生評議,評析別人口語交際的長處和不足,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想,并進一步給予修正和補充,努力使口語交際更完整、貼切。如:“同學們,大家來評一評他們說的怎么樣?”,“誰來幫他把話說得更完整,意思表達得更清楚?”等。老師這么一說。不僅說話學生知道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其他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吸取其優點。
(二)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
口語交際訓練僅僅依靠口語交際課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以閱讀教學為例,閱讀教學過程的實質就是教師、文本、學生三者對話的過程,是師與生、生與生進行學習交往的過程。作為教師,則必須在閱讀教學中,抓住一切可訓練點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習慣。很多課文故事性很強,有些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扮演小導游、講解員、推銷員的身份,向人們介紹某個景點,講解某些知識,某種產品。例如,學了《新型玻璃》這篇課文,讓學生充當推銷員向大家推銷一種新型玻璃;學習《鯨》這篇課文后,讓學生做解說員為大家介紹鯨;學了《晏子使楚》、《將相和》等故事性較強的課文,讓學生把課文編成劇本表演。除此,語文教材里還有很多課文有對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對話。這樣的設計,既發展了文本,超越了文本,而且還訓練了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日常生活中,進行訓練
口語交際單靠課堂訓練是不夠的,還應讓它走出課堂,輻射到校園的生活,并走向社會,成為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教師要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題材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在班隊會上,充分利用少先隊活動陣地,讓學生有話可說,在看與聽的過程中積累語言,體驗情意,凈化心靈;在課內外游戲中,讓他們在玩中說,樂中說,在無拘無束的動態中進行交流,參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加對社會的感性認識,提高交際言語的能力;組織學生多看課外書、少兒節目,幫助他們積累知識,拓寬視野,活躍思維,發展語言,再結合讀書會,把所見所聞表達出來;鼓勵學生養成與家長溝通的習慣,把喜怒哀樂跟家長分享等。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活水之源,教師如能把握好訓練契機,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環境,渲染說話氣氛,他們不僅敢于分享,樂于表達,而且語言會越來越豐富,口語交際能力也會越來越高。
三、調動口語交際熱情
(一)樹立信心
學生不敢開口,不愿開口,就無法對其進行語言表達的培養,所以最先得讓學生開口說。平時,我在上課時,總發現有些學生,特別是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不愛舉手。究其原因,有的說回答不出來;有的說怕回答錯被同學笑話,老師批評;有的說不想舉手……針對這些情況,我時常跟他們講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上課發言,其實是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機會,千萬不要放棄,用“怎么想就怎么說,說錯了不要緊”等理解、安慰的話語鼓勵。在口語交際課中,我走下講臺融入學生集體之中,與學生結成伙伴關系,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循循善誘,耐心地傾聽學生說話,如果他們回答錯了,非但不批評,反而會肯定他們能大膽發言,有時也提出一些建議。慢慢地上課舉手的人多起來了。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
(二)激勵評價
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首先不在于獲得知識的多少,而在于激勵鼓舞。”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愿望,小學生尤其需要如此。課堂上,教師要善用、多用激勵性評價語,及時發現學生點滴的閃光點,讓學生產生興趣,主動參與口語交際。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們首先應該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多說鼓勵的話激發學生交際欲望,如“你表達很流利!”“你說得很棒!”“你的表現讓老師刮目相看。”如果學生表達的意思不清楚,或者有說錯的地方,我們要用婉轉的語言,啟發引導改正。如“這句話的意思我們明白了,如果某詞能換一下,那句子的意思就更明白了。”“你能根據老師的問題,把這句話的意思再說一遍好嗎?”“如果你能再努力點肯定會更好。”一次次鼓勵,能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與提高策略眾多,方法紛呈,它需要教師廣辟口語交際的各種途徑,一步一個腳印地訓練,才能耳濡目染,口練心惟,水到渠成。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2]王愛蓮.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言表達訓練的策略[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岳強.小學語文實用教學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4]錢湘健.試論語文教師在讀寫教學中的主體作用[D].蘇州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