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軍
摘 ?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質量。近年來,隨著政府和相關政策的支持,我國的農業經濟形式也呈現出了較好的態勢。但是在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相關的一系列問題,這也需要我們不斷地發現問題原因,及時進行解決。本文主要探討了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和相關的解決措施,以期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現狀問題;解決措施
自古以來,我國對于農業的發展重視程度都很高,在我國農業發展的歷史中,由于我國古代農業發達,給了大部分統治者很大的信心,就出現了自給自足的錯誤觀念理解。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一部分人認為做生意更有發展前途,于是就放棄了農業,所以也造成了農業發展經歷了一個相對空白的時期,農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為了有效的改變這種現象,國家和相關部門也在積極地找出改變的策略辦法。
1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問題
1.1農業產業化運行不規范
就目前來,一些企業在選擇項目的時候由于沒有經過深入的市場調查和研究,造成產品的技術含量較低,不能夠應對市場環境不穩定時候的經濟風險,造成企業經營的經濟損失,所以農民在選擇時也不會有較強的選擇欲望。在一些地區,行政機構和工商企業沒有深入的參與到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來,也造成了相關企業的租種形式僅僅是一種表面的銜接,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
例如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在進行經濟活動當中常常會出現違反合同規定的現象,造成合格率不斷地降低。其主要表現在當市場的供給量小于需求量時和當市場價格高于合同制定的價格時,一些農民為了提高自身的利益,就會忽視和違背了合同所制定的內容,有時還會出現對農產品的加工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虛假匯報和遮掩、敷衍的現象,進而造成農產品的價格不斷上升。也有一些農民將產品下放到市場當中去,故意擾亂市場秩序,使得企業不能按照合同價格合理的購買原材料,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在原材料的生產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投入,還會出現對原材料進行偷工減料的行為,甚至使用不合格的代替產品進行加工,這樣就使得產品的質量根本不能達到相關的質量要求,嚴重時還會出現較大的人身傷害事件的發生。
但是當市場的供給量大于需求量的時候,那么市場的價格就會低于合同價格,一些發展較好的企業也會持拒絕的態度,或者故意的壓低價格,或者是不付款,通過一些不正當的購買方式進行交易,對農民的合法利益進行損害。企業把利益只放在了眼前,沒有考慮帶長遠的發展和形勢,對企業的未來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1.2合作組織不完善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經濟合作組織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合作組織的規模比較小,也沒有相對健全和科學合理的運行制度和管理措施,這也造成了企業與農民間的矛盾不斷升級,而相關的合作組織卻不能有效的進行解決。合作組織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參與度較低,而且功能較少,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控制。
1.3農業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
在我國目前的農業經濟產業結構當中,個體種植仍是以糧食種植為主,農業結構單一,生產規模和種植技術也比較落后。在我國的農村面積大于城市面積,所以農村地區發展農業經濟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就目前來看,這種優勢并沒有有效的顯現出來。目前農產品只有農村工業進行生產加工,但是由于加工意識淡薄,大多都是原產品,造成產品的形式單一,不能將農產品進行有效的推廣。鄉鎮企業相比于城市企業,產品形式單一,產業鏈較短,不能形成較為可觀的利潤。由于農村勞動力較為廉價,所以也不能留住有能力的勞動者。這種種的原因都影響著農村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性。農業不能進行有效的發展,深加工程度低,造成產業資源不能合理的分配優化,我國的農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農業經濟發展中的解決策略
2.1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只有對農村產業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當地的農業經濟,進而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在進行農業結構調整時,也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劃分和分配,從整體上來合理的分配農、林、牧、漁各個行業的比例。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宣傳的力度,使人們的思想接受這種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改變,使得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越來越穩定。在宣傳過程中,可以利用書籍、宣傳手冊、網絡技術、媒體手段等等辦法來進行,進一步推進農業科技一體化的發展步伐。
2.2加強農業經濟的技術創新
加強農業經濟的技術創新可以從以下兩個個方面進行:一是加強農業人才的培養,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緩慢主要由于專業農業人才的缺乏,所以要加強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使得專業人才能夠滿足當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二是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和關注力度,通過不斷的完善,建設成一個多元化、科學化、高效化的農業科技體系。
2.3建立農業良性循環經濟體系
當地企業要建立學習和溝通的機制,使得企業的誠信度和良好的外在形象上升,進而在當地形成一個農業的產業集群,通過大力發展農業經濟體系,對于傳統的產業和有危害的產業要進行控制,封閉其循環,做出更有效的回收利用的模式,使各個企業之間能夠相互促進,相互依存,進而實現降低成本的發展狀態。
2.4發揮政府職能,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政府機構的有效融入和助力實施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要起到帶頭羊的作用,幫助和建議農民進行相應的選擇。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工業化的建設,形成一種政府帶動社會參與的局面。農業發展也離不開良好的外界條件,如文化、生態、信息等等,所以各部門之間的聯系也要更加緊密,為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積極地作用。
我國人口眾多,所以可以將增加農民的收入作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通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強農業經濟的技術創新;建立農業良性循環經濟體系;有效發揮政府職能等等途徑來推進農業經濟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韓雪.淺談農業經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19(19):22-23.
[2]王爽,郭澤一.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及解決措施[J].農家參謀,2019(12):18.
[3]曹廣巖.我國當前農業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國際公關,2019(04):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