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隨著年級梯度遞增,課程內容逐漸趨于復雜,且難度日益加深。因而如何在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做足充分備課工作,并創新思想優化教學模式和手段,成了小學英語教師熱切關注的話題。展望以往小學英語課程各重點模塊,寫作教學一直是最有挑戰性的一項內容。對此,本文將從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角度出發,探討教師如何優化寫作教學模式與手段,關注學生技能與思維發展,提升其寫作能力水平。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寫作技能;思維發展
【作者簡介】沈春妮,江蘇省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
為提升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的質量與水準,教師應突破傳統局限,積極解決傳統形態下的遺留問題,力求全面把控學生寫作探究全過程,深化其各項技能,使之寫出質量較高、專業性較強的文本內容。從宏觀角度而言,與學生寫作相關的因素包括其語言構建能力、文本布局能力及寫作素材的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可從這些方面出發,全力優化寫作教學結構,關注各項環節中學生技能的強化,確保其高效探究成效,滿足其能力發展需要。
一、注重日常語言知識積累,提升寫作時的語言構建能力
于英語寫作教學而言,想要輸出一篇高質量文章,首要的關鍵便是良好的語言構建能力,這樣才能致使學生在文本創作時自由表達想法,并形成行文流暢的文本內容。但展望傳統形態的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在文本創作中會出現較多詞匯使用、語法知識等錯誤,這嚴重影響了寫作成效及文本質量。對此,在優化改革下的高年級寫作教學中,為避免局限問題,提升學生語言構建能力,教師要注重學生日常的語言知識積累,力求使之能從多方面獲取與寫作相關的語言因素,充實自身知識儲備。以六年級《Chinese New Year》為例,教師可選取本課時作為寫作教學依據,讓高年級學生展開主題寫作。同時可設置主題“My favorite Chinese festival.”讓學生進行文本創作。這時為強化學生語言構建能力,教師須要求其先專注課時文本,汲取語言知識,例如Chinese new year’s Eve,Flowers,big dinner,cakes,了lion dance與fireworks等重點詞匯,以及I’m going to buy/make/have……與We’re going to have a lot of fun等句型。這些語言知識都是專業教材中英式化的表達,能強化學生語言習得規律,使之在對應主題的文本探究中加以使用,提升語言構建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有關節日文化的文字資源讓其閱讀,比如報紙報刊、優秀范文及美文賞析等。這樣學生也能在課外專業輔助材料中汲取一些語言知識,借此在寫作探究時強化語言構建能力,提升文本質量與效果。
二、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強化寫作時的文本布局技能
高年級寫作教學中,教師還需關注對學生思維的啟迪與活躍,使之能在寫作探究中強化文本布局技能,深化其文本層次性與結構邏輯順序,以彰顯專業質量與效果。這一項實施策略也是對傳統局限的彌補,畢竟在傳統形態下高年級學生的寫作中易出現思維紊亂、輸出文本條理順序混亂與層次不明等問題。因而在優化改革下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深切關注這一問題,在前期以相關手段驅動學生思維,使之能在文本創作時以良好邏輯思路,高效安排文本層次。比如選取六年級《Protect the Earth》作為寫作教學依據,教師可設置主題“How to protect our Earth?”讓學生展開寫作探究。在此環節中,為強化學生文本布局技能,教師可輸出問題使之展開深度思考:“W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and from our own life?”“Why is our environment getting worse and worse?”“What inconveniences(不便) have the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ought to our life?”以及“Do you have any good ways to solve it effectively?”等。這些問題與寫作主題息息相關,學生從這些層面做以充分的思考,能從多角度獲得對環境話題的認知。而思考過后,便能獲知文本寫作順序應按照:環境現狀——問題根源——消極影響——解決措施而依次展開。這樣有條理順序與邏輯性的層次構建方式,能有效彰顯學生的專業布局能力,并提升文本質量。
三、拓寬學生文化認知眼界,尋求寫作時的素材論據支撐
對學生文本布局技能的深化,是讓其在寫作中構建較為專業化的文本框架,以便彰顯文本邏輯關系,提升質量與效果。而在此基礎上,教師也需引導學生在框架中填充實質性內容,并保證內容的多元優化特性,以此全面提升文本質量水平。針對此,在高年級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力求拓寬學生的文化認知眼界,充分奠定其在寫作時的素材論據支撐。這一方法也可突破傳統局限中,學生寫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舉的問題,讓其能靈活運用多種素材自由表述,豐富文本內容。
基于此種思想,教師須在日常教學中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先在課堂教學中針對課時內容做出背景知識的普及,既要強化學生理解吸收,又要充實其素材儲備。還是以《Protect the Earth》為例,在本課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前期的互聯網資源搜索,向學生展示多張有關環境話題的圖片及影像紀錄片資源,使之了解有關地球環境的時事材料及真實事件。這樣在學生進行寫作時,便能將一些時事觀點與事件充當為素材,以此作為論據支撐,提升寫作質量與效果。
綜合來說,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策略優化中,教師應力求突破傳統局限進行深度改革,從對學生語言構建能力的深化、文本布局能力的強化,及素材知識儲備的充實方面加以積極引導,全面深化其各項寫作技能,并提高其文本創作質量與專業化效果。
參考文獻:
[1]魏婷.淺談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