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摘 ?要:用任務驅動法激發學生有目的地閱讀,引導學生在充分讀書、表達實踐等親歷的過程中不留痕跡地建立了瀏覽、細讀、提取關鍵信息等閱讀策略。
關鍵詞:閱讀策略;目的;任務驅動;運用
2019年9月,小學語文4—6年級統編教材全面啟用,尤為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出現了一個新朋友——閱讀策略單元,整個單元的學習都要集中到閱讀策略的習得上,是學生在閱讀體驗活動中對某一策略,通過不斷感悟、積累、嘗試運用的系列過程。旨在讓學生獲得必要的閱讀策略、習作能力。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對“策略”一詞的解釋是“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和斗爭方式”。筆者理解的閱讀策略是指閱讀者在閱讀中有目的、有意識、即時和靈活的一系列閱讀行為和能力。在了解閱讀策略單元的編排思路后,對統編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有目的地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梳理。
一、明確任務,激發體驗興趣
本單元要落實的語文要素為“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有目的地閱讀,就是根據閱讀目的、學習任務或生活需要獲得信息進行的閱讀,包括獲得作者表達的信息,篩選重要的信息,區分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任務驅動法,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應用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索。教學本單元時可充分利用閱讀提示中的任務切入,有的放矢,用任務驅動學生帶著目的積極主動進行閱讀實踐。如:《竹節人》教學片段: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閱讀文章的方法,導語告訴我們: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會有所不同。課文給了我們三個任務(閱讀提示給學生三個任務:①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②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③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請同學們讀一讀,弄清楚任務是什么。
師:大家都明白了要完成的任務,接下來,我們就來完成第一個任務。請一位同學告訴大家,這個任務的閱讀目的是什么?
生:通過寫制作指南,學會做和教別人玩竹節人。
師:那么,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出做竹節人的相關段落。
師:這幾位同學找的又對又快,可以告訴老師,你為什么找的這么快?
生:讀課文。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閱讀的?逐字逐句地讀嗎?
生:快速瀏覽。
師:對,我們帶著目的快速瀏覽就找到了相關段落,現在你們可以制作指南了嗎?
生:不能,還需要仔細閱讀相關段落。
師:請同學們仔細閱讀相關段落,小組合作完成玩具制作指南。注意要討論指南的呈現形式。
各小組分享制作指南。有表格式、有圖表式,還有用先、然后等連接詞按續用文字表達的。
師:同學們圓滿地完成了第一個任務。你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么帶著閱讀目的完成這個任務的?
生:先是快速瀏覽,找到相關段落,再仔細閱讀相關段落。
師:仔細讀完之后呢?是怎么制作指南的?
生:提取了制作過程的關鍵詞語、句子以圖表等形式制作的。
師小結:我們根據任務,確定閱讀目的,在瀏覽課文的基礎上,跳過其他內容,快速的找到我們需關注的內容,在細讀的過程當中,提取關鍵信息,從而知道了竹節人的做法。當我們帶著目的閱讀文章的時候,我們就能根據自己的閱讀需求把一篇很長的文章讀短。
(板書:目的——瀏覽——跳過——細讀——提取關鍵信息——完成)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用上面的方法繼續學習如何玩竹節人。
三個任務不同,學生依據第一個任務,有意識地選擇了閱讀方法——瀏覽并細讀相關段落,完成了學習任務,獲得了完成這一閱讀任務的閱讀策略,引導學生獲得必要的閱讀策略,成長為積極的閱讀者。
二、親歷實踐,無痕體驗策略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當學生自己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和策略時,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閱讀需求了。在上面的《竹節人》教學片段中,教師引導學生帶著任務目的去閱讀,引發孩子探究的問題意識,在孩子們自己實踐、體驗之后,用“你為什么找的這么快?”“逐字逐句地讀嗎?”“找到了相關段落,現在你們可以制作指南了嗎?”等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充分讀書、制作指南等自己親歷的過程中不留痕跡地建立了瀏覽、細讀、提取關鍵信息的閱讀策略。再如:在學習《宇宙生命之謎》時,讓學生帶著解開謎底的疑惑閱讀,學生主動探究、閱讀實踐,潛移默化中體驗、習得了與問題相關的內容就細讀,關系不大的段落就可跳過、粗讀,從而實現了有目的的閱讀之策略。
三、遷移運用,統整悟得策略
“語文素養表現”強調從所學到所用,學習是為了運用,要教會學生在文本中提取、整合、轉換需要的信息,做到為表達實踐所用。在教學本單元時,每一篇課文都可以設計實踐運用環節,例如:《竹節人》,在接下來的“玩竹節人”以及其他倆個任務中,孩子們遷移運用“做竹節人”的閱讀策略——瀏覽、細讀等策略實踐、運用,積極主動地完成了任務,從而學會了大量閱讀時,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取舍課外信息,加快閱讀速度的方法。學生在制作竹節人指南時,將文本中語言提煉、轉化為自己制作的指南并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與他人分享交流,既訓練了學生思維能力,又獲取了將文本信息進行了整合轉換的能力。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故宮博物院》的教學策略則更要體現對整個單元閱讀策略的實踐與運用。如:創設情境,請學生做故宮博物館的導游,要求學生依據不同任務設計導游詞。學生依據自己選擇的任務有目的地選擇閱讀材料,有意識地閱讀,提取、整合、轉換自己需要的信息形成解說詞,最終獲得因不同的目的,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的能力。從精讀到略讀,充分展示了學生從閱讀實踐、體驗策略最終指向運用的全過程。
總之,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單元整組的教學意識,面對不同的課文,要基于學情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使他們成為積極的閱讀者。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已有起點,有意識地將策略運用滲透到閱讀學習活動設計中,幫助學生將策略運用趨向“自動化”的境界。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形成熟練運用閱讀策略的能力,在閱讀的海洋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楊勇.任務驅動式的閱讀教學策略例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7(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