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元芳
摘 ?要: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給無數教師教學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做中教、做中學”這一原則,啟發了幼兒活動設計教學。因此,為了讓教學更加貼近幼兒的學習及發展需求,促進幼兒更加自主的學習和實踐,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淺談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的“教學做合一”,并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將其落實,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會學習,并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關鍵詞:素質教育;問題情景;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教學做合一”這一教學理念是陶行知先生于1925年在南開大學演講時提出來的。他指出,教、學、做不是三件分離的事情,教師在教學時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從幼兒的學習需求出發,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并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實踐中去,從而幫助幼兒通過學習和實踐而積累經驗,提升認知能力。因此,筆者遵循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及興趣、需求,教學中積極引入游戲教學,以促進“教學做合一”,培養何提升幼兒的實踐及創新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實現在“做中教”
教學活動要依托教師來實施,這新課標要求下,教學需積極轉變和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鑒于幼兒園的活動課程開放性低,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對話關系。因此,教師,首先要一改以往居高臨下的態勢,不用灌輸的方式去進行教學,相反,要與幼兒走到一起,去傾聽和觀察幼兒,平等地與他們對話,認真了解他們的需求,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及時給與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并且還要以合作者及欣賞者的身份去和他們一起學習。
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走近幼兒,耐心傾聽幼兒的學習需求,觀察、發現何分析幼兒的學習行為,并了解其行為背后的深層原因,然后用自身專業的知識、鼓勵的語言或動作等去給予他們支持和幫助,幫助幼兒實現在“做中學”。例如,在一次拼圖活動課中,我觀察到小勇嘗試了幾次都沒能把一幅由8塊組成的拼圖拼出來,看著其他同學都拼好了,我能感受到他對其他同學的羨慕,也能感覺他失敗后的不甘心。正當我準備去給他提供一些指導時,我看他走到了另外一個同學身邊,開始觀察起來,于是我也停下來觀察他。當他看著那個同學在拼圖前,先是觀看模型而不是拿著圖片就上去拼,等把每一塊之間的關系思考后再動手拼。于是,他又重新回到座位拼了起來,當他在研究了模型之后才開始動手,很快就把8塊圖拼到了一起。在完成拼圖后,他開學地笑了,并向同學們展示他的成果,在我走向他的時候,由衷地為他點了個贊,并給了他一個肯定的微笑。我慶幸自己沒有過早地去干預他的行為,讓他實現了在“做中學”,并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二、通過游戲化活動設計引導和促進學生在“做中學”
新課標要求下,教師角色從主導者變為了引導者,因此在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無論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素材及教學方法的挑選、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中,都要面向全體的學生,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要充分且靈活運用課本及多種教學資源,根據所學的內容,通過多元的方式去對學生進行引導,給學生留出提升空間,以通過教學引導和促使學生真正愛上學習、樂于學習并從學習中獲得收獲。
例如,在10以內數字的分解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將教學設計方案給學生簡要介紹一下,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然后對認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教學目標進行闡述,接下來提出教學的重難點,最后用游戲化的方式將教學活動展現出來。
首先,采用情景導入的方式引出課題,“有兩位小朋友上周幫助老師做了清潔,老師現在準備把10顆小紅星獎勵給他們,大家知道可以怎么分嗎?”,引導學生思考。其次,在基本教學部分通過PPT課件形式結合圖片、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示10以內數字的不同分解法,讓幼兒簡單、直觀地感知數字的分解,教師再輔以講解,幫助學生掌握數字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再次,教師通過提升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始練習,比如,“小明有5顆糖果,他想和小倩一起分享,請問有哪種分法呢?”教師可以用實物來開展游戲教學,邀請學生上來進行分解,在選人時可以優先選擇那些舉手的學生,活躍課堂的氛圍,帶動班級的整體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在活動中體驗到快樂,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接下來,教師進行活動總結和延伸,告訴學生“在數字的分解中,我們可以發現,分解出來的數字始終沒有上面的數字大,而分解出來的數字之和卻和上面的數字是一樣大的。”由此,進一步讓學生掌握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最后,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延展活動,讓學生獨立或以小組的形式繼續去進行分解活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中,要實現“教學做合一”,首先,要將游戲教學法融入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找到學習的樂趣;其次,要創設有利的教學環境,轉變師生地位,讓幼兒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再次,教師要從主導者變為引導者,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引領幼兒進行主動學習及探索,并適時地為幼兒提供幫助和指導;最后,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實現教學相長,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方旭成.小班區域游戲中“教學做合一”理論運用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1.
[2]周文姣.淺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下培養中班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4):91.